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已经消失的村庄> 第八十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章(2 / 3)

大家连日会诊,最后决定转院。

他被转到了一个幽静的小岛,山水林荫道,鸟语花香地。期初,他很开心,但很快发现,这里是麻风病院!

他真的快被逼疯了,一遍又一遍的对着大山喊:“不是,不是,我不是麻风!”但没有人理睬。

他一次又一次的对外写信,给领导写信,但一封也没有寄出去,信件从来就没有走出医院的大门。

麻风院的治疗毫无效果,他的整个身体已经一无是处,不停的溃烂,天天见浓见血,恶臭扑鼻,人人敬而远之。慢慢的,脚趾处的肌肉烂掉,露出了白白的骨头,大夫看看,说:“截掉脚趾,是唯一办法。”他骂道:“我头也溃烂,把头也割下吧,你奶奶的。”

但必须截掉,不能让白骨继续无止境的外露。

就是这次截趾,大夫有了惊奇的发现:用药后,伤口很快的愈合了,脚趾出再没有溃烂的迹象。

“不是麻风!”大夫惊喜。于是全身用药,仅仅三个月,病情奇迹般的痊愈。

高兴、伤心、后悔、委屈,一起涌到心头,他大哭了一场。对着镜子看看,头发眉毛全部被这奇怪的病烂掉,已经失去了再生的能力,又狠狠的骂大夫一顿。

他心里不服,要领导给个说法,领导答复:已经这样了,你说怎么办,当时医疗条件就是差到这地步。……既然无法工作,国家养着你,进疗养院。

自己已经是一筹莫展,家里举目无亲,不靠疗养院还能靠哪里,他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进了疗养院。但天长日久,心里又慢慢的不平衡起来,感觉自己年纪尚属年轻,这样无所事事,更为无聊,于是又找领导要工作,领导答复:就在疗养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他识文断字,工作很快有了眉目,整个疗养院的工作更有了新的起色。

从基层做起,一步步走过来,今春,他刚刚从行政副院长的岗位退下。

“您是英雄啊。”我感慨的说。

对老人的经历,我从心里感到佩服,历经这么多磨难坎坷,终于战胜了疾病,战胜了自我,毅然的站起来,像是传奇里故事。相反,我的爹爹,怎么就不能经历一些传奇,奇迹般的活过来呢,他一走就再无回头,留给我的仅仅是那张烈士证书。

“您老还是幸运的,我父亲就没有您这样幸运,他就那样简简单单的死了。”我喃喃的说。

老人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老人长叹一声,说道:“改朝换代,是大事情啊,冲刷的尽是污泥浊水,但也定有良莠不齐之处啊。”

我听不懂他的意思,琢磨老人那样丰富的经历,所思、所虑,哪是我能揣摩到的。

回来以后,我心情郁郁。翠屏说实在找不到,就不要到处跑了,出去一趟,上火一趟。我不爱听,看着哪两张名帖发愣。不死心,隔了几日,踏上莱阳的列车,下车后直接奔我们老余家的另一分支——青埠村。

我要找到那个叫余小强的老人,既然他知道余展强,就一定很熟悉他,不然,怎么会写一个名帖给秋儿呢。我不奢望我的爹爹做到多大的官,只是希望他真的还活在这个世上。更希望名帖上的这个余展强,就是我的爹爹。

青埠村地处平摊地带,比余家庄要大得多。远远的我看见村头有若干人聚拢,近了,才知道是送殡的吹鼓手,很多的人都在围着看。但,没有吹鼓手的声音,像是在开会。有人站在在大街中央的桌子讲话,讲的什么,听不清楚。听着议论,知道了大概。原来是这人家老(死)了人,膝下没有儿女,由侄儿发送,其侄儿为表孝心,特意雇了吹手乐队。偏巧村里刚刚宣布了规矩:往后死了人不准雇吹鼓手,这算是第一桩,赶上了。村里派人正在阻止,此时双方正争执不下。

“好了好了,不是就这么点事儿嘛,又不是犯法,这是老辈儿留下的乡俗,还需转过湾儿来不是?下不为例就是。”人群里有人说和。

“说的轻松,要改的就是乡俗,不然怎么叫移风易俗?过后你们可以算笔账,发送一个老人,浪费多少钱财。吹手道士都是老俗,是骗咱们的老俗,往后就是要把这规矩改了。”讲话的好像是村里的干部。

众人都不做声,双方僵持在那里。

有人扒拉开人群,走到前边,亮着嗓子喊:“老孙子啊,看在俺的面子上,这事儿过了吧。……你看看,钱也花了,罪也遭了,已经挽不回来了,这些吹手们,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拿也拿了,这样散伙,不正便宜了他们?那咱爷们可真就赔大发啦。”

是杆子叔!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他怎么也到了青埠。

村干部犹豫了一下,见众人都帮着劝解,表情稍微松弛下来:“……看在,看在老尊长的份上,算过了吧。不过大家听好了,下不为例昂。”

我努力躲到人后,不愿跟杆子叔照面。

没在意不知怎么瞅了一眼死者的铭征,见上写:新逝显考余公讳小强六十岁之铭征。……我愣了。

余小强死了,这样巧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