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官府贴下的大红通告,说是省府入试资格考试又要开考了。你还是准备一下,先去府衙报个名吧!如能榜上有名也是我叶家一大喜事!”
“省学开学,真是一大喜事呀!我怎么把这个重大的事儿给忘了呢,呵呵,明天就去县衙门找教谕司报个名吧!”
“好吧。你也累了一天,早点睡吧。”
“但愿此次复考复试,我能榜上有名,明天在去佛寺上香许个愿!”
“好吧!”夫妻二人收了桌上笔墨纸砚聊了一会适才入睡!
天一亮,小娘子为相公穿戴整齐,吃好饭罢!小娘子送相公出了大门,便回转府中忙于纺纱织线给相公和婆婆制作衣服鞋子!细纱做成,鞋线也完工,直到深夜衣样才算赶缺点出来!
在说那叶朝荣急急忙忙到了县衙,那守门的衙役见是县学里的叶秀才也没问什么便放人进去!哪知礼房教谕司官不在衙署之上,向训导官一问才知司官大人休假在家给老娘祝寿去了!一群童生和生员聚在堂前不肯离去,怨声一片!
有人愤然说道:“我们生员辛苦三年,好不容易盼到乡试开考。哪知县礼房大人却又不在任上,如果担误了科举考试如何是好!”
“林公子说的是呀,我们考试为了什么,不就是能够有个好前程,报效朝庭么!礼房大人不在任上公事又去了哪里?”
“别吵了,刚才训导大人不是说了么!礼房官在家给老娘祝六十大寿呢!”
“这,这个时候了,还有心思给娘祝寿,我们的事情不重要么?他要毁了我们的前程呀!不行,去他家论理!”一群公子少爷吵嗅觉嚷嚷就要离开!这时,一个典史走了过来,他笑盈盈的向大家拱了一下手:“
各位公子学子,不要心急!在下有件事要给你们说个明白,孝顺父母乃为人之道。如今郭司官在家给老母亲祝寿也是常理之事,大家若能前去贺喜,岂不深得大人厚望!”
“你这是什么意思,他给老母祝寿关我啥事?”
“呵呵,我的意思在明白不过了!明天就是二十一号了,本县科举开考的名号就要上报知府呈交省府学了!大家可不能为了这个人情误了笔录考试呀!”
“大人之意是想让我们这些学子前去送上一份人情厚礼!这岂不是乱了科考章法”
“我可把话讲明了,去不去这是你们的事!那我走了,不奉陪各位了!”
典吏望了众人一眼转身要离开!就在大家不知所措之时,叶朝荣抬手“啪”狠狠拍打了一下桌子:“岂有此理,我要去找知县大人论理!”
“对,对,走走,咱们一起找知县大人!”一群人吵嚷着出了礼房事堂。门子听了感觉不妙忙拉住典吏悄然说道:“大人,可不能把事情闹大了啊!这些公子少爷要是把事情告到知县老爷那里,怕是礼房司的大人的官也做不成了!”
“好吧,让他们在这里等着。我去通报礼房大人,让他尽快回来妥办此事!”
门子点了一下头,这典吏忙去马厩拉了一匹马前去礼房大人家里报告!礼房的这位李典吏本以为借助此次开科给老母祝寿揽些钱财,想不到此举却惹犯了众怒,也不好在说什么,草草喝过祝寿酒赶回衙门!众位学子见李典吏来到公案,纷纷呈上名贴,那书记官一一记录在案!午时过后方才登录完毕,报过名,叶朝荣喜冲冲往家赶,好好准备一下,这个月底就要进省府赶考了!想想从福清到福州也要好几日时程,如能中了举人也好谋个一官半职,万一考砸了,如何面对小娘子的宠爱之情!想这家中小娘子又要守空房孤独一人,末免有些惆怅!
他心事重重的回到家里,小娘子见他眉头紧锁不那么开心,忙捧着一杯清茶走上前来!夫妻落坐,井巧儿忙问夫君出了何事如此不开心?叶朝荣叹了一口气,呷了一口茶,说道:“京城开考,路途遥远,只是冷落了小娘子!我是心里难受呀。”
“相公可不能因儿女情长误了科考呀。你去省学府一路也是艰辛,还要多多保重,好好照顾自已。妻子不能一路相伴,但也会为你祈福平安!家中还有老娘老爹自然需要照顾!”
听到这里,叶朝荣甚感欣慰和心暖,小娘子真是贤妻呀!他握住小娘子的手:“有你在家照顾老娘,我也放心了!可是这么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归?”说到这里又是一时心酸的要流泪,小娘子忙伸出手来捧住他的脸:
“放心吧,家里有我!去了京城,如想念为妻的,如果遇到难事,还望托人捎带书信回来。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呀!都半辈子的人啦,还小孩子一样的伤悲么?”
一句话说的叶朝荣哭笑不得,眼前小娘子真是贴心话说到心里了!天色慢慢黑了下来,有小丫环过来请二人西厢房吃饭!叶朝荣摆了下手:“我们已经吃过了,你先回吧!”小丫环有些不解怔了怔,问道:
“少爷少奶奶在哪吃的呀,要不要把饭菜送过来?”
“不用了,少爷从街上买了一些饺包!适才吃的饱饱了!你回去告之老奶奶,让他早点安息,不要着凉受了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