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电视,于我来说,确实是一种毅力的考验,但为了孩子,我硬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心痒”。(由于从小养成了好习惯,兰兰上学之后,也很少看电视。有时学习累了,我们叫她放松一下,看一会儿电视,她也不喜欢看,而宁愿选择做运动。因为在她的记忆里,已经形成了做运动比看电视有意义的概念。)
那时,吃完晚饭,我们爱带孩子到楼下做游戏、做运动,有时会领她上街看看街景,沿途看到什么,就教她认识什么。回家后,我们又拿出各种故事书,给她讲故事。说实话,那些童话故事,在我看来,不少都很简单幼稚,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没一点新意,但这些故事对幼小的女儿来说,却是新鲜有趣的。她不停地问这问那,讲完了一个,还要我接着讲另一个。
给女儿讲故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耐心的大考验。我开始学会从女儿的角度想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的一切不都是新鲜有趣的吗?大人觉得无聊的东西,也许对孩子来说,却是有用的营养。而大人感兴趣的东西,孩子可能觉得没意思。所以,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人性中有一个普遍的缺陷,那就是,越是离我们亲近的人,我们可能越会疏忽或随意。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如此。很多家长,在工作中,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可能会很有涵养、很有耐心、很懂得尊重与礼貌,但在家里,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就会放任自己的脾气和个性,喜欢拿孩子撒气,言行过于随意,缺乏涵养和耐心。这是做父母的人,需要时时警醒的一件事情。也就是说,面对孩子,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我说的这句话、做的这些事,会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呢?
古人说:君子慎独。而对做父母的人来说,更应该“慎子”,让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而不是留下不好的习惯影响。
所以说,孩子健康地生下来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从此之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要带上无限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领着孩子开始漫漫长征了。
教育启示录:
1.父母在要孩子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这将是你们生命中最重大的一次选择,甚至比你们选择什么样的伴侣还重要。伴侣若相处不好,还可以分离,若将一个新生命带到世上来,这就是一个万劫不复、不能逃脱的大责任!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多,可是真正活得幸福、有尊严的人,却很少。父母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能力在物质和精神的准备上,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就是要让他(她)幸福!要想做个好父母,首先必须有这样的信念。
3.当你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在所有的社会角色中,母亲或父亲这个角色,将是你所担任的最重要的、最无可替代的角色。你必须全力以赴地承担起这个巨大的责任。好父母需要一辈子的考验和付出,必须有决心、有爱心、有耐心。
4.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