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还是测试书你知道吗呀> 测试章节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测试章节1(1 / 6)

(一)

道光癸卯年的秋天 ,秋芙嫁到我家来。夜漏过了三更,奴婢们都睡了,秋芙头上挽了一个偏垂在一边的发髻,身着一件红色薄纱的衣裳,在花烛的灯影下,和我一起欢畅地谈笑,一一 数说着我们童年共同嬉戏的事情。渐渐谈到诗词,我的舌头好像僵直了一样说不出什么,于是我回忆起过去曾听秋芙做过《初冬诗》,有“雪压层檐重,风欺半臂 单”的句子,我原来怀疑是她假托的,到现在才相信是秋芙所作。这时闺房里帐中飞蚊,我们困倦了也不想去睡,盆中的素馨花香气弥漫,连枕席之间都能闻得见。 秋芙要我和她联句,来考察我的才华,我也想试试秋芙的诗才,于是欣然应允。我先出首句:“翠被鸳鸯夜”,秋芙续道:“红云织虫黑楼。花迎纱幔月”,我又续 道:“人觉枕函秋。还想再续,但见窗外檐上的月亮已昏暗西斜,邻家的钟声缓缓敲响。门外的小丫鬟诅已经悄声低语地催促秋芙起来梳妆了。我于是搁笔起床。

几天没有到巢园去,在背阴的廊阶之间,已经渐渐长出了青苔,我因此生出感叹,作了两首绝句:“一觉红蕤梦,朝来记不真。昨宵风露重,忆否忍寒人?”“镜槛 无人指拂,房栊久不开。欲言相忆处,户下有青苔。”这时秋芙回娘家去已有三十五天了。她众多的弟弟妹妹一起辩论谈笑,兴致一定很高吧?会记得夜深时有人还 徘徊在风露之下思念着她吗?

秋芙的琴技,大半是我教授的。入秋以来,她因病中断了学琴,病愈后,指法已有些生疏,我勉力为她复习,和她一起在“夕阳红半楼”上练琴。弦调了很久,高得 不能成声,再调不料琴弦在系弦的地方断了。秋芙换上新弦。突然四周烟雾弥漫,窗纸仿佛都要被烤焦,下楼一看,原来是小丫鬟不小心,让火烧着了帷幔,童仆赶 来救火,才把火扑灭了。这才知道突然断了的琴弦,是一种很切近的预兆。况且五是主火的数字,应在琴弦的中断上,难道是琴在向我预告吗?

秋芙在金属盆器里把戎葵叶捣成汁。再掺杂一些云母粉。用来拖染诗笺。把诗笺染成银光闪闪的蔚绿色。外人就是精心制作,也没有能比得上她的。她曾为我抄录 《西湖百咏》,可惜被郭委虎拿走了,郭委虎为我题《秋林著书图》道:“诗成不用苔笺写。笑索兰闺手细抄。”就是指的这件事。秋芙一向不工于书法,自从与魏 滋伯、吴黟山两位老先生结识之后,才开始学习晋唐风格的书法,只可惜病后眼力较差,不能经常练习,但偶尔写几个字,还是十分秀媚可爱的。

苦于夏夜的炎热,秋芙约我到理安寺去游玩。刚出门,雷声隆隆。狂风大作,仆人请求驾车转回,我因为游兴正浓,硬要他驱车前行。还没到南屏山,天空乌云密 布。山川昏暗一片,不一会儿,只见闪电像白练一样从独秀峰顶闪过,仿佛离天只有一丈多高,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车避雨。雨停之后又往前行, 只觉得竹林中清风飒飒,山上翠色欲滴,两座山峰就像残妆美人一样,皱着眉头,秀色宜人。我和秋芙边欣赏边赶路,不知不觉衣袖已经湿透了。那个月正是姓查的 僧人在理安寺主讲经文,他留我们在他的草庵里吃饭,并把他所画的白莲图送给我们。秋芙在上面题诗,有“空到色香何有相,若离文字岂能禅。”之句,喝茶聊 天,我们和他谈得十分投机。之后,我们又由杨梅坞来到石屋洞,洞中的乱石堆砌成拱形,宛若几案一般,秋芙把琴安放在石几上,弹起<<平沙落 雁>>的琴曲,洞外暮云四起,涧水鸣唱着仿佛在回应琴声,此时我俩相对,几乎忘却还生活在尘世间了。一会儿,残余的暑热消散了,昏暗的夜幕从 四面八方笼罩过来,我们回车走了一里多路,月亮已经挂上了苏堤的杨柳枝头。这一天,屋里漏雨一直漏到床前,窗户也打湿了,童仆们因为几层门都上了锁,未能 进去察看,等到我们回来,已是满屋满柜的水迹,屋里差不多成水乡了。叫小丫头用烘笼烘干,我们五更才睡下。

秋芙喜欢画牡丹,但下笔拘谨、慎重了一些,后来跟着我的老友杨渚白学,活鲜鲜的牡丹花,便带着香气进入了我的书房。当时同人中住在我的草堂中以及和我们经 常来往的,有钱文涛、费子苕、严文樵、焦仲梅等人,他们在一起品叶评花,整日不倦。到后来钱文涛走了,杨渚白死了,焦仲梅、严文樵等人又各自回故乡去了, 秋芙也因家务琐事所烦扰,弃置了绘画。只有我这里存着的一把执扇,是诸位画友合画的笔墨,画中还保留着当年的精神意态,我空暇时间取出观看,对宾朋的零落 有着无尽的感慨。

桃花被风雨所摧,花瓣飘落在池塘中,秋芙拾起花瓣摆成字,作成<<谒金门>>一首:“春过半,花合也如春短。一夜落红吹渐满,风 狂春不管。”“春”字还没摆好,一阵东风乔来,把花瓣吹乱,飘散满地,秋芙十分怅然。我说:“这真是个‘风狂春不管’了。”两人相视一笑作罢。

我过去养了一只绿鹦鹉,名叫“翠娘”,喊它它就答应。它所背诵的诗句,一赂都是侍女秀绢所教。秀娟出了嫁,“翠娘”的饮食喝水经常不能按时,渐渐憔悴了。 有一天,我起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