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观察错误所致。古人说:“天遵循环。”今人说:“人类历史,永无重复。”我们把这两说合并拢来,就成一个螺旋式的状态了。
我国的兵制,可分为三个时期。春秋战国的时候,国际竞争剧烈,非竭全国之力,不足以相抗,故那时候行征兵制,全国皆兵,这算是第一个时期。后来全国统一了,没得国际的战争,虽间有外夷之患,其竞争也不剧烈,无全国皆兵之必要,故第二个时期,就依分工之原则,兵与民分而为二,民出财以养兵,兵出死以卫民,就改行募兵制。现在入了第三个时期,欧亚交通,列强并峙,国际竞争剧烈,非竭全国之力,不能相抗,又似有全国皆兵之趋势。但务必强迫人民当兵,回复第一时期的制度,社会上一定纷扰不堪。这个时期的办法,应取螺旋进化的方式,参用第一时期的征兵制而却非完全征兵制,把募兵制与全国皆兵之制,融为一致。平日用军事教育训练人民,即寓全国皆兵之意,有事时仍行招募法,视战事之大小,定招募之多寡,规定每省出兵若干,由各省酌派每县募若干,再由各县向各乡村分募,以志愿当兵者充之。我国人口四万万,世界任何国之人口,俱不及我国之多,故与任何国开畔,均无须驱全国之人与之作战,只须招募志愿当兵之人,已经够了。鼓之以名誉,予之以重赏,自不患无人应募,且此等兵出诸自愿,其奋勇敌忾之心,自较强迫以为兵者热烈得多。否则把那些怯懦无勇的人,强迫到军中来,凑足人数,反是坏事不小。这个办法,可用力学公例来说明。当兵与否,听其自由,这是一种离力;当兵者享美名,得厚赏,又足以使人欣羡,是为一种引力。二力保其平衡,愿当兵者与不愿当兵者,各得所欲,社会上自然相安。又战事终了之后,解散军队,最为困难,如用上述招募法,事平后,由原籍之省县设法安插,就容易办理了。
我国婚姻制度,也可分为三个时期。上古时男女杂交,无所谓夫妇,生出之子女,知有母而不知有父,这个时候的婚制,只有离心力而无向心力,是为第一个时期。后来制定婚制,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夫妇间即使有非常的痛苦,也不能轻离,是为有向心力而无离心力,这是第二个时期的婚制。到了现在,已经是入了第三个时期,这个时期,是结构自由,某女不必定嫁某男,而某男之爱情足以吸引她,某男不必定娶某女,而某女之爱情足以吸引他,由离心向心二力之结合,就成为第三时期的自由婚制。此种婚制,本来掺得有一半上古婚制,也是依螺旋式进化的,许多青年男女,看不清这种轨道,以为应该回复上古那种杂交状态,就未免大错了。
欧洲人民的自由,也可分为三时期。上古人民,穴居野处,纯是一盘散沙,无拘无束,极为自由,是为第一个时期。中古时,人民受君主之压制,言论思想,极不自由,是为第二个时期。自法国革命后,政府干涉的力量,和人民自由的力量,保持平衡,是为第三个时期。以力学公例言之,第一时期,有离心力而无向心力;第二个时期,有向心力而无离心力,第三时期,向心离心二力,保其平衡。从表面上观之,这第三时期中,掺有第一时期的自由状态,似乎是回复第一时期了,而实非回复第一时期,乃是一种似回复非回复的螺旋状态。卢梭生当第二时期之末,看见那种回旋的趋势,误以为应当回复到第一时期,所以他的学说,完全取第一时期之制以立论,以返于原始自然状态,为第一要义。他说:“自然之物皆善,一入人类之手,乃变而为恶。”他的学说,有一半合真理,有一半不合真理,因其有一半合真理,所以当时备受一般人之欢迎,因其有一半不合真理,所以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酿成非常骚动的现象,结果不得不由政府加以干涉,卒至政府干涉的力量,与人民自由的力量,保持平衡,社会方才安定,此乃天然之趋势。惜乎卢梭倡那种学说之时,未把这螺旋式进化的轨道看清楚,以致法国革命之初,冤枉死了许多人。
人类分配财产的方法,第二章内,曾经说明,是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地球上的货财,为人类公有;第二个时期,把地球上的货财,攘为各人私有;第三个时期,公有私有,并行不悖。到了第三时期,俨然是把个人私有物分出一半,公诸社会,带得有点回复第一时期的状态,实际是依螺旋式进化,并非回复到第一时期。
我们把时代划分清楚,就知道何种学说适宜,何种学说不适宜。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第二时期之末,将要入第三时期了,斯密士自由竞争的学说,达尔文优胜劣败的学说,都是第二时期的产物,故施行起来,能生效,其说能耸动一时,但律以第三时期,则格不相入。所以斯密士之学说,会生出资本家专制之结果,达尔文之学说,会生出欧洲大战之结果,穷则变,因而产出共产主义,以反对斯密士之学说,产出互助论,以反对达尔文之学说。这共产主义和互助论,宜乎是第三时期的学说了,而却又不然,因为第三时期之学说,当折中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之间。
克鲁泡特金之互助论,确是第三时期的人应当行的轨道,惜乎克鲁泡特金,发明这种学说,是旅行西伯利亚和满洲等处,从观察动物和野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