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向西北,通往贵州,向北,通往湖南、桂林,向东通往广东,向南通往南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北面有三个重要的县城,分别是北江县、南良县和西城县。北江县处正北,离龙城最远,与湖南接壤,是苗、铜族聚居区;南良县处东北,离龙城一百多公里,与桂林相接,是苗族、壮族和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西城县处西北,离龙城一百多公里,与贵州相邻,是仫老族聚居区。这三县刚好扼制住从贵州、湖南、桂林通往龙城的交通线。因此,自古以来都是英雄逐鹿,匪患雀跃之地。一九三0年,工农红军第七军两次路经南良县。红军战士沿途张贴传单“三民主义,糊涂到底,五权宪法,夹七夹八,建国大业,官僚文章…”在当地老百姓中,播撒了无数的革命种子,为共产党开辟游击区,进行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一九四九年初,桂黔边已有四个游击区。分别是北江县的香苗游击区,南良县的潭良游击区,和靠近西城县地属于南良县的乐远游击区和龙城附近的龙北游击区。各游击区的地下党成立了武工队,并在地方民兵和农会干部的配合下,开展武装斗争。各武工队由设在南良县乐远乡龙寨村的南良县工委领导。工委书记莫云考虑到斗争的需要,决定召开桂黔边四个游击区武装组织领导会议。于是,分别派出人员到各游击区,通知开会。
潭良游击区武工队驻地,在潭良镇北面十五公里处的马尾村。这里地形狭长,周围群山环抱,郁郁葱葱,山上松涛滚滚,山下田园诗画,秀水横流。乡间的小路上,牧童骑着水牛缓缓而行,一条水渠通向村边的磨坊,水流冲击着磨坊旁的水车“吱吱咔咔”转个不停,水从水车另一边瀑下,冲击着下游的小溪“哗哗”作响,好一个世外桃源!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以种田为生。一条乡间小路从村头,一直延伸至老君坳,过了老君坳再行七、八里就到潭良镇。路虽不远,不过当地流传一句话“山路虽难行,难过君坳岭”,说的就是这个老君坳的险恶。老君坳两侧,山石陡峭,怪石林立,小路两边蒿草蔓蔓,灌木丛丛。一直以来,这里都是蛇兽出没,土匪劫掠之地,自然此地也更适合打游击了。
潭良游击区武工队队长侯亮,浓眉大眼,宽脸庞,嘴唇厚实,他身着布衣,脚穿布鞋,一副农家打扮,正在院子里,吃力地推着磨。夫人陈桂花一身农家妇女打扮,忙着用木勺舀着木盆泡好的米,往磨口里塞,白白的米浆从磨盘间溢出,顺着圆形的底盘石槽,你推我攘地从槽口流下,像一条洁白的玉带,拽入等待已久的木桶里,不停地蹦跳着颗颗乳白色的珠儿。
“快满了!快满了!覃指导员,快拿一个空桶来。”桂花朝厨房方向直嚷。
“来了!”覃刚急急忙忙地提了一个空桶跑出来,与接满米浆的木桶,换了个,提着满满的米浆桶,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摇摇晃晃地提进厨房。侯亮夫妻对视一笑,瞧,覃刚这“斯文”劲。覃刚进到厨房,副队长杨如平赶紧接过木桶,放在地上,见覃刚满额是汗,便取下脖上围巾递给覃刚:“擦擦吧!”覃刚边擦汗边问:“这米粉怎么做的?”
“看好了。”杨如平用两只手,把装有米浆的木桶,抬上灶台,打开蒸笼,用小棕刷点上菜籽油,在蒸笼上刷匀,舀上一瓢米浆,均匀地倒在蒸笼上,然后两手抓住蒸笼先上下,后左右摇一摇,放入锅里,再按此方法摞上几个蒸笼一起蒸,过了一袋烟的功夫,米粉就蒸好了,接着取下蒸笼,打开盖子,用一根木板条,沿着蒸笼内框划一圈,再将蒸笼反扣,取走蒸笼,一张圆圆的米粉就完成了。扬如平边讲解边做示范。
“看懂了吗?”
“懂了!就这样了吗?”
“还没完呢,还要把一张一张的粉拿出去晾干,再用铡刀切成丝,用竹丝做成绳子,一把一把地扎好就行了。”
“玉兰!快过来,和我一起抬粉出去晾。”覃刚朝正在内屋里学织布的玉兰喊道。
“来了!”玉兰走进厨房和覃刚一起把米粉,抬到院子,再一张一张地晾到竹竿上。
“你们小两口,从城里来我们这个穷山村,习惯吗?”桂花关心地问。
“习不习惯都是为了革命工作。何况我们更应该要到农村来锻炼,才会了解穷苦大众的疾苦呀,你说是不是,桂花姐?”玉兰很认真地回答。
“大姐我是心疼你们,怕累坏了身体。看你们,一个细皮嫩肉,一个白白净净的,哪能让你们干农活呢?这些我们干就可以了。”
侯亮笑了笑,接过话说:“是??∧忝前盐颐钦庑┩涟?佣冀坛上衲忝悄茄?形幕?娜耍?颐堑亩游楹纬畈淮蛸k仗啊!”玉兰谦虚地说:“那也不能不劳动吧,桂花姐,说好了,以后我有不懂的活,你一定要教我。”
“好!没问题,包在姐身上了!”桂花拍拍胸膛,打包票。
“大家休息一下,喝点山楂茶吧。”通讯员杨明远端来一小木盆的山楂茶,又找来几个碗。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凑到一起,擦汗的擦汗,喝茶的喝茶。
“报告!”文书韦得贵走进门,“队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