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绛珠仙子重回红楼境> 《一百四十九》别京南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四十九》别京南下(2 / 3)

有人早就传出话去,一会儿,就见媳妇们禀报:廊下芸儿到了。

及贾芸进到这个贾府最高决策中心里,小心翼翼走到众位长辈们面前,拜下去:芸儿见过老祖宗、各位爷爷、太太、叔叔、婶婶。

贾母一看。倒是个眉清目秀、长条身材、斯文洁净的孩子,先心里高兴,又问了几句家常话,知道他父母俱亡,一直由贾琏夫妇照料着,又有宝玉关照,心里自然放心,就定下了。又安排林之孝跟着过去。宝玉身边的人。一时倒是起了争执。

王夫人本意想着袭人,贾母不喜欢,贾政一听到名字就不愿意。再看宝玉,二话不说地。就定了麝月跟着。

贾母想起还有贾兰,也要派上个妥当人,正寻思着派谁过去,就见凤姐眨了眨眼睛,知道她有话。就笑了:真格的,凤丫头这会儿怎的成了避猫鼠?也不怕闷出有病来?

才有个人选,也是个极妥当的人。就怕老祖宗有了人头儿,说出来没趣儿。

你且说出来听听。

我身边的小红,也就是林之孝的丫头,是个不错的。老祖宗身边哪能少了人?太太身边,人本就不多;宝兄弟这跟了麝月。就是兰儿这儿少个得力的,大嫂子身边是少不得素云地。我如今是个闲人。有平儿跟着就行,不过是去上一遭。回来再跟着我罢了。

贾母点点头,就点了凤姐身边的小红跟着贾兰。

大家正要散了之际。贾兰开了口:兰儿能不能再要个人?

贾政笑了:兰儿说要谁?这有何难?

我要焦大跟着。

大家全都愣住,尤其是贾珍。脸腾的一下红了。这个老家人在他面前,就是个桀骜不驯的人,让他厌恶,被贾母弄到这边儿,省了不少心。这会儿,却怎地投了这位小爷的缘法。不悦道:他一个老厌物,有什么用?

我就要他,我就要他。贾兰急了,生怕不允他。

贾政忙说:行,行,就是他吧。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不多。

李纨对贾兰出门远游倒是认可,就是觉着宝玉由牵头有些把握不定,加上个贾芸也是个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的人。正想着主意,倒是贾兰的提议不错。有焦大跟着,一下子有了底,脸上绽出笑容。

散了之后,宝玉、贾芸又跟贾母、王夫人、李纨在一起说了会子话,贾母与王夫人又安排几个jing明能干的家人小厮,还有几个媳妇。及离了贾母那儿,与贾芸分手,回到自己房里,就见袭人哭啼啼地迎上来。

宝玉去南边,这是多大的事儿,人没回来早就传遍了府里。

二爷,我竟是错在哪儿了?怎么就不让我跟着?跟着事小,丢人事大。今后还怎么在宝玉身边混?我防了这个防了那个,怎么就忘了防麝月?看麝月为人倒是本本分分的,倒也没有逾分的地方,要不,早就甩了她。

宝玉让她这么一闹,也不好意思起来:姐姐跟着我这些年,咱们早就来的?咱们家里这一摊子也要有个妥当人管着。不过是出趟门,去看看林妹妹的祖母,很快就回来的。带着屋里人去远行,知道是谐美婢游玩?还是去办事儿?

带上些京城里地土仪小玩意,还有足够的银两打花销,又从馒头庵老尼姑那儿顺了几部经书,临走临走地,贾琏匆匆赶过来,说是查家送来的一坛玉泉山地水,一把紫竹阁的泥土,让转给师太祖母。

贾母听后就落了泪,说不出话,长叹一声,鸳鸯递过来面巾,拭去泪水,记住你妹妹地好,去吧。

前ri晚上,在贾兰练武的院落里,贾母置酒请焦大,李纨隔着门帘子也托付了几句。

谁会知道,赵姨娘站在门前落下泪,原本对宝玉让了贾环去送亲,心存感激,而此刻,想到自己地一双儿女为了朝廷行走在崇山峻岭中,而人家却奔着人间天堂的苏杭去游玩。化感激为忿恨,好在周姨娘找过来,安慰着她,说到伤心处,二人相拥而泣。

那一晚,袭人置酒送他,二人喝到情浓时,把持不住,坠入爱河,缠绵了一阵,直到翌ri清晨,袭人起身换好衣饰,才叫起宝玉。一起到了贾母房里,见到贾兰、贾芸均在座,一起用过早餐,辞了出来。那袭人又跟着嘱咐了麝月一番,这才进了王夫人上房。

贾政、王夫人又嘱咐他们几句,贾珍过来接着,几个人出门认蹬上马,麝月、小红坐上马车哒,哒,哒。下去,到了运河边,早有贾府自己的豪华大船候在那儿等候。林之孝、李贵、茗烟及一众贾府家人们也候在那里。

与贾珍等人唏嘘惜别,登上大船,宝玉挥挥手,船身动了,渐渐驶离岸边,与湛蓝se的天空,扬起碧波的河水,宝蓝se的风衣融为一体。

宝玉因是做过大船,倒也没什么。贾兰兴奋的看看船头,又看看船尾。好在有焦大跟着,那焦大,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兰哥儿别乱跑,看跌倒河里去。

贾兰满不在乎的:怕什么,我不是还有你嘛。

弄的焦大哭笑不得,还是贾芸帮衬着:兰哥儿进去吧,一早一晚的加些个衣裳,看着了寒气。

船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