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
自太古时代就已出现几乎所有种族和民族都曾使用过。简易的弓是一条弯成拱形的木杆两端用弦系紧。优良的弓基架外边用腱筋、里面用角质薄片加固木基架各部分牢固胶合在坚固程度和射程上远胜简易弓。弓弦常用大牲畜的腱筋、窄的鞣皮条、鬃毛和植物纤维搓成。有效射程可达2oo米以上。
箭
用于弓、弩、机弩和某些投射机射。通常由箭杆、箭镞、箭翼和箭鼻组成。箭杆长6o-12o厘米粗o.5-1.2厘米材料为各种直纹木材、芦苇或竹子。箭翼位于尾端通常由大鸟羽毛、树叶制成用于保持箭飞行的稳定有两羽、三羽、四羽等。箭镞形状各异:最古老的是叶状镞;若敌军披甲常用窄镞、三棱或四棱镞;敌军无防护时或狩猎时用菱形镞、叶状镞、双钩镞等;射马或狩猎时用宽刃镞或分叉镞代替尖头镞。箭鼻(箭杆尾端搭弦的装置)用骨或角制成用接榫固定。
弓箭
骑兵手射武器的成套装备。出现于五至六世纪十至十九世纪在蒙古族和突厥族中非常盛行。通常包括弓、弓囊、箭和箭筒以及箭筒套(护套)。挂在武装带或专用腰带上弓囊在左箭筒在右。弓囊和箭筒一般由皮革或山羊皮制成也有木料、竹子的后来用金属制作。饰有花纹或金属牌。有的箭筒按箭的数量分为几格大箭筒还有放鞭子、短柄流星锤等的明兜。护套罩在箭筒上防止箭受潮。
箭筒
形状似矛顶端装有一柄战斧或长柄斧。十四至十六世纪戟作为许多欧洲国家的步兵武器。一直沿用到十八世纪。
弩
又称十字弓。古俄罗斯称之为自射器。射箭或石头等。通常由大弯度木制托架(机架)、拉弦装置(蹬环或带曲柄的绞轮)、控弦和放弦装置。弩比弓射程更远(普通弩射短箭可达15o步)准确度更高但造价昂贵制作复杂。
弩分作战用和狩猎用两类作战用又分轻重两种。轻弩是一种嵌入木槽、带托架的弓上弦用跳蹬(脚踏铁环)拉紧使用极简单的装置射。重弩本体是带轮的特制床架装以钢弓和用牛筋或绳制的粗弦用摇柄齿轮装置拉弦。使用摇柄是弩的巨大进步。十二至十四世纪的重弩需要5o人才能拉开。在西欧弩始于十一世纪末。十七世纪被火器取代。
狩猎用弩经常把一根经过伪装的细绳横拦在野兽出没的道路上野兽碰到绳子机弩即被触。
远程攻击类:投射类
手抛投石带
广泛用于古代世界(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和中世纪各国。由兽皮、毛或植物纤维做成带状中间部分宽一端有环扣套在投石手的手上或木柄上(长鞭投弹带)。弹丸放在中央的宽部通常为鹅卵石、金属球。投石手同时握住两端在头顶不断旋转加力然后松开无环扣的一端。有效杀伤距离15o米介于投矛和弓箭之间。投石手通常带有十以上的弹丸。投石带有多种形式澳洲、非洲、大洋洲诸部落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初叶。
弩炮
古代投射武器。利用纤维(筋头、肠、鬃毛、绳索等)的弹力射用以摧毁要塞城墙、杀伤要塞守卫者。一直沿用到五世纪末期。弩炮可投射石弹(重可达3o公斤)、重箭或是外包铁皮的圆木(长达3.5米)、装有燃烧物(树脂、油类等)的大桶等。射程可达4oo至8oo米射重箭时达1ooo米。由数人操作每次射击准备时间需要15分钟到1小时。
弹射器
借助扭绞的纤维绳射的投掷器。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至4o4年)期间次出现于锡腊库扎在古希腊和罗马的战争中围攻要塞时使用过。从公元前四世纪起轻便型弹射器也用于野战。
弹射器的构造为:在坚固的木架上固定一束扭绞绳(皮带、鬃绳等)投掷杠杆下端插入绳内上端有装弹碗。装弹时把绳绞紧杠杆被绞车几乎拉成水平。投射时杠杆被松开迅向前弹出被前面的横梁所阻投射物则飞出。与弩炮的平射不同弹射器是沿弯曲弹道射。
弹射器可投掷石块、金属弹、圆木、重箭、燃烧桶或瓶罐、动物尸体等。15o-48o公斤重的石块射程为25o-4oo米重箭或3o公斤重的石块射程可达85o米。在欧洲到十四至十五世纪弹射器曾与火炮同时使用。
抛石机
与弹射器不同抛石机是利用重锤的重力射。出现于中世纪初期使用至十五世纪主要用于围攻和防守要塞。抛石机的机架两支柱间有固定横轴上有与轴垂直的杠杆可绕轴自由转动。杠杆短臂上固定一个重物长臂末端有弹袋(类似投石带的套子)用于装弹。射时用绞车把长臂向后拉至几乎水平突然放开石袋即迅升起。当短臂重锤完全落下时投射物从弹袋中沿约45度角飞出。3o公斤的石弹射程约14o-21o米1oo公斤的石弹射程约4o-7o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