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女生小说>小寒资料集> 灵宝毕法(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灵宝毕法(全)(1 / 8)

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序

道不可以言传不可以名纪历古以来升仙达道者不为少矣。仆志慕前贤心怀大道不意运起刀兵时危世乱始以逃生寄迹江湖岩谷退而识性留心惟在清净希夷。历看丹经累参道友止言养命之小端不说真仙之大道。因于终南山石壁间获收《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书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予宵衣旰食远虑深省乃悟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本天地升降之宜气中生水水中生气亦心肾配合甲庚方验金丹有准;抽添卯酉自然火候无差。红铅黑铅彻底不成大药;金液玉液到头方是还丹。从无入有尝怀征战之心;自下升高渐入希夷之域。抽铅汞致二八之阴消;换骨炼形使九三之阳长。水源清浊辨于既济之时;内景真虚识于坐忘之日。玄机奥旨难以尽形方册;灵宝妙理可用入圣凡。总而为三乘之法名《灵宝毕法》。大道圣言不敢私于一己用传洞宾足下道成勿秘当贻后来之士。

上卷小乘安乐延年法四门

匹配阴阳第一

《玉书》曰:大道无形视听不可以见闻;大道无名度数不可以筹算。资道生形因形立名名之大者天地也。天得乾道而积气以覆于下地得坤道而托质以载于上覆载之间上下相去八万四千里。气质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于道所以天地长久。

《真源》曰:天地之间亲乎上者为阳自上而下四万二千里乃曰阳位;亲乎下者为阴自下而上四万二千里乃曰阴位。既有形名难逃度数且一岁者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四千三百二十辰。十二辰为一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三气为一节二节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岁以冬至节为始是时也地中阳升凡一气十五日上升七千里三气为一节一节四十五日阳升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一时九十日阳升共四万二千里正到天地之中而阳合阴位是时阴中阳半其气为温而时当春分之节也。过此阳升而入阳位方曰得气而升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夏。立夏之后四十五日夏至夏至之节阳升通前计八万四千里以到天乃阳中有阳其气热积阳生阴一阴生于二阳之中。自夏至之节为始是时也天中阴降凡一气十五日下降七千里三气为一节一节四十五日阴降共二万一千里二节为一时一时九十日阴降共四万二千里以到天地之中而阴交阳位是时阳中阴半共气为凉而时当秋分之节也。过此阴降而入阴位方曰得气而降亦如前四十五日立冬立冬之后四十五冬至冬至之节阴降通前计八万四千里以到地乃阴中有阴其气寒积阴生阳一阳生于二阴之中。自冬至之后一阳复生如前运行不已周而复始不失于道。冬至阳生上升而还天夏至阴生下降而还地。夏至阳升到天而一阴来至冬至阴降到地而一阳来至故曰夏至、冬至。阳升于上过春分而入阳位以离阴位阴降于下过秋分而入阴位以离阳位故曰春分、秋分。凡冬至阳升之后自上而下非无阴降也所降之阴乃阳中之馀阴止于阳位中消散而已纵使下降得位与阳升相遇其气绝矣;凡夏至阴降之后自下而上非无阳升也所升之阳乃阴中之馀阳止于阴位中消散而已纵使上升得位与阴降相遇其气绝矣。阴阳升降上下不出于八万四千里往来难逃于三百六十日即温凉寒热之四气而识阴阳即阳升阴降之八节而知天地。以天机测之庶达天道之绪馀。若以口耳之学较量于天地之道安得筹算而知之乎?

《比喻》曰: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以心比天以肾比地肝为阳位肺为阴位。心肾相去八寸四分其天地覆载之间比也。气比阳而液比阴。子午之时比夏至、冬至之节;卯酉之时比春分、秋分之节。以一日比一年。以一日用八卦时比八节子时肾中气生卯时气到肝肝为阳其气旺阳升以入阳位春分之比也午时气到心积气生液夏至阳升到天而阴生之比也;午时心中液生酉时液到肺肺为阴其液盛阴降以入阴位秋分之比也子时液到肾积液生气冬至阴降到地而阳生之比也。周而复始日月循环无损无亏自可延年。

《真诀》曰:天地之道一得之惟人也受形于父母形中生形去道愈远。自胎元气足之后六欲七情耗散元阳走失真炁虽有自然之气液相生亦不得如天地之升降且一呼元气出一吸元气入接天地之气既入不能留之随呼而复出本宫之气反为天地夺之是以气散难生液液少难生气。当其气旺之时日用钌卦而于气也多入少出强留在腹当时自下而升者不出自外而入者暂住二气相合积而生五脏之液还元愈多积日累功见验方止。

《道要》曰:欲见阳公长子须是多入少出。从他儿女相争过时求取真的。

此乃积气生液积液生气匹配气液相生之法也。行持不过一年夺功以一岁三百日为期。旬日见验进得饮食而疾病消除头目清利而心腹空快多力少倦腹中时闻风雷之声馀验不可胜纪。

解曰:阳公长子者乾索于坤如气升而上也。儿日气自肾中升;女是液自心中降。相争儿女上下之故。闭气而生液积液而生气匹配两停过时自得真水也

真解曰:此乃下手之初于卯卦阳升气旺之时多吸天地之正气以入少呼自己之元气以出使二气相合气积而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