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多么的不般配。
一个十七八岁的绝色少女嫁给一条下流、猥琐、无耻的老色狼,那将是多么不堪想象的一幕!宋江的包办婚姻,铸成了梁山情感世界最大的一场悲剧。“一丈青见宋江义气深重,退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明明是被逼,却还得拜谢,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此时心里承受的辛酸、无奈和泪水,又岂常人可知!扈三娘情场崩溃。
上梁山的人,有打家劫舍来避祸的罪犯小偷,有被逼无奈的体制内人,有被宋江设局诱骗来的官员,有来谋求享受的,他们尽管对梁山的感情程度不一,但至少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而108人中只有扈三娘一个是被作为战利品抓上来的,扈三娘根本没有选择的机会。在梁山这个小圈子里,天天与自己的仇人、宋江的宠臣李逵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仇不能报、有冤不能雪,甚至还要叫声哥哥,扈三娘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拿破仑?希尔有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原本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实际生活中巨大的落差。这个‘很小的差异’就是他们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落差’就是成功和失败之间的落差”。用这句话来分析扈三娘的职场输阵,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出现“巨大落差”的原因。
梁山好汉排座次,扈三娘总排名第59位,中间偏下,她那个既不中看又不中用的丈夫正好排在她前面。男尊女卑古之大理,在那个盛行三纲五常的时代,妻子永远只能排在丈夫后面,只是男人的一个附属品而已。曾经被扈三娘活捉过的郝思文(第41位)、彭玘(第43位)都在其之上,在靠武力说话的梁山,给扈三娘的待遇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扈三娘美丽、年轻、高挑、武艺超群,但在梁山这个男人的世界里,这些优点使多么微不足道。梁山给扈三娘安排的行政职务是三军采事头领,这种职务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机关大院里送报纸的,活捉敌将无数的美女英雄,日常工作仅仅是做小弟该做的事。这已不仅仅是大材小用的问题,更多的则是体现出宋江(也可以说是施耐庵)对女性的轻视和怠慢。宋江很“仗义”地把扈三娘分配给色狼王英,梁山为这起婚事沸腾了,那些好汉们又有了喝酒吃肉的理由,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的时候,有谁会去体会扈三娘的感受。她只是宋老大为收买手下小弟而送出的一只羔羊。
当年楚国灭亡了息国后,美丽的息夫人被俘虏后,纳入楚王后宫,三年后连儿子都生下来了,可息夫人为了表示对故国的怀念,表示自己的迫不得已,从不开口说话,从不欢笑。后人感慨:“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连文弱的息夫人尚且这样无声地抗议,而能上马杀敌的女将军扈三娘为何这样甘于被杀父仇人驱使呢?
归降梁山后,扈三娘每每出征,在马后张开一面旗帜,上书:“美人扈三娘”,在不知道美为何物的梁山男人世界里,她的美丽是那样的寂寞苍白,仅仅是一种类似滑稽的点缀。卿本佳人,奈何从贼?扈三娘是否被梁山人强迫服下了一种神秘药品?她的精神是否已被公孙胜这样的人用法术控制?或者她势单力薄,迫不得已苟全性命于淫威之下?那么她的内心一定非常痛苦,她的苦,惟好肉欲而不解真情的丈夫能理解吗?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不会向隅而泣?
家庭的毁灭,生活的挫折,婚姻的不幸,待遇的不公,一连串打击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身上。扈三娘沉默了、无语了,我们除了在战场上还能看到那个英雄美女挥舞日月双刀“风飘玉屑、雪撒琼花”以外,再也看不到这位绝世美女一丁点表情。扈三娘在整部《水浒》里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可说是“无语侠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妙龄美女失语的呢?又是谁导演了这个少女一生的悲剧?
王木木很想把扈三娘拉过来好好的问问她:
先问问她:三小姐,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懂不懂?宋江既不是双方的父母,又不是官媒,凭什么包办你的婚姻?另外,男婚女嫁,事关礼教中的人伦之道,即门当户对,品貌相当。圣人曰“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不合礼教规定的事儿,不能说亦不能做。宋江明知扈王二人不般配,还如此逼人嫁娶,他的“替天行道”行的是什么“道”?
还有,你什么“见宋江义气深重,退却不得,两口儿只得拜谢了”。这哪跟哪呀!别人的义气深重与自个儿的婚姻大事有毛关系呀,还“退却不得”,真的“退却不得”吗?恐怕未必。如你跟宋江据理力争,结果会怎样?梁山中并不缺乏读书明事理的人,吴用、林冲、花荣之辈都不是文盲,武松、鲁智深等出家人也懂这些道理,遑论宋江自己?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两件亊,就是发现对的事情,并把对的事情坚持到底。你啊,书读哪里去了,不自励,不坚持,情场输了人,错嫁牛粪男,怪谁?
输了婚姻这第一步,你的“愚”也就在诸多好汉心目中定格了。空有一副花容月貌,在禁欲的梁山又有何用?不被人瞧不起也难。“欲成中事,还需自省”,若会自省,意识到这一点,从中汲取教训,尝试抗议,你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