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年元旦,吴王孙坚犒赏三军,麾下的文臣、武将、乃至兵卒人人皆有赏赐。又赏金银、布帛、美酒于留守西凉、益州、荆南、寿春等地的将士。
为了凝聚一下原麾下和新加入所有文臣武将的人心,孙坚提出了全军演武,兵器、射艺、徒手、三个项目,文臣则以兵法、辩才、两项,文武五个项目以实力决名次。优胜者加官进爵。此消息一出,孙家的所有文武皆摩拳擦掌,准备在比试中取得名次。
刚加入孙家的赵云正练习枪法的基础招式,这已是多年养成的一种习惯,只要是闲暇的时候,赵云每日早晚必练习一会。长枪的枪刃随着赵云的动作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动作由慢至快,越来越快,快到长枪几乎看不见实体。
练了一个时辰后,赵云收枪,这时就听见身后有人道:“子龙兄弟好本事。”赵云一回头,却是新结交的孙家大将太史慈。两人由于年龄相仿,一身装束也几乎雷同(皆白盔白甲),当年在徐州城下又有过一面之缘,很快就熟络到一起。赵云:“原来是子义兄弟,你也是为了演武而做准备吗?”太史慈:“那是当然,我们练武之人,哪个不想会尽天下英雄,这次演武正是个机会。”赵云:“我等人新到,云仅当年徐州城下见识过你与孙少主,子义不妨介绍一下主公座下大将。”太史慈:“不瞒子龙”
几天之后,扬州吴郡的校场上已搭了个大大的台子用来比试,台子的后方,又搭了高台供主公观看。众武将就在比试台的两侧。当蔡邕一曲豪迈恢弘的钢琴曲演奏完毕后,众人已血脉贲张,当孙坚一声演武开始后,众将皆已按捺不住了。
但演武为了公平起见,已制定了顺序,但凡孙家偏将已上的将军皆有机会,而且还制作了号码,早在昨日参赛之人就已经领取了号码,就等今日的比试了。五十个号码,以淘汰的方式竞争。
第一天比试的是兵器,当锣鼓一响之后,一号和二号上得比试台来,陆逊一看却是张辽和甘宁。二人从兵器架上取了各自擅长的兵器,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将作监将一些未开刃的十八般兵器拿了出来。供比试的众将选用。
张辽使长柄眉尖刀,甘宁使短刀,二人拿了武器行了抱拳之礼后,各自摆了个招式后,就打在了一起。台下作为观众的陆逊却想起了演义中这不相伯仲的二人,虽未在战场上真正的碰面较量过,但一个威震逍遥津,一个名扬濡须口,如今同在一个阵营下的二人终于有了正面一较长短的机会。
张辽利用自己兵器长的优势,上劈下砍,试图迫甘宁的活动空间,使其不得近前。而甘宁却来回的躲闪,观察张辽的进攻方式,试图寻找机会,终于他算准了张辽来不及回刀的习惯,一个跨步向前,欺近了张辽的身前,用力一跳,对着张辽来了一招“力劈华山”,张辽见对手已杀到了身前,双手向前一握,长刀短用,与甘宁硬拼了一记。
甘宁自上而下占得优势,一拼之后张辽退了两步。甘宁不等其站稳,又杀上前来。张辽这些年里与吕布和赵云两个天下一等一的强横高手在一起,早受过不少启发。知道自己已失去先手,若是一味的防守,离败不远,狠了狠心,来了一招以命换命。完全不顾砍向自己脖颈的短刀,手中大刀也捅向了甘宁的要害。当甘宁的短刀离张辽的脖颈还有一寸远时,硬生生的停下了。两人同时停下,深深的看了对方一眼,相视一笑,收刀。第一局平手。
下了台后,而人站在了一处谈笑生风,一场比试虽然不分胜负,两人却各自多了一个朋友。
第二场的比赛却是二哥小霸王孙策出场了,与之当对手的是蛮小王沙摩柯,孙策拿了一杆长枪,而沙摩柯选了一支铁棒。沙摩柯是孙家攻下益州后,举族投效于孙家的。赵云看到孙策出场后,脑子里想起了前日太史慈对他介绍过的“小霸王”孙策。
“我二弟孙策人称“小霸王”是个堪比西楚霸王项羽一样的人物。手中的武艺集百家之长,自成一体,膂力惊人,霸气非常。这些年来南征北战,武艺更是精进,乃天下不可多得的猛将。”
赵云再注意台上时,孙策和沙摩柯已经动上手了。那沙摩柯知道孙策是少主,手中暗自留了些力。于是当与孙策的兵器碰在一起时,手中的铁棒险些脱手。孙策站定道:“莫要让我孙伯符看轻了你,休得相让。”孙策这句话是吼出来的,不只是对着沙摩柯,更是提醒着台下的所有武将。
沙摩柯被孙策点破,脸上有些臊红,但随即他精神抖擞,一舞铁棒,大吼一声冲向了孙策。枪棒的第二次交锋,沙摩柯使出了全部的力气,仍未压下孙策手中的铁枪,心中暗自佩服孙策的力气。力已用老,孙策和沙摩柯收了下兵器,紧接着再次用力,两件兵器又撞到了一起,几招下来,两人的比试未用一点技巧,纯粹变成了力气的比拼。
沙摩柯自认自己天生神力,在蛮人中也是独占鳌头,可这次他遇到了孙策,天下人称“小霸王”的那个人。西楚霸王项羽,力能扛鼎、万夫莫敌、虽最后自刎乌江,却在汉人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传说“霸王”。“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