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追随内心> 第8章 NeXT公司 (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NeXT公司 (7)(2 / 3)

不可思议了。”

这位脾气火暴的得克萨斯大亨在电视纪录片《创新者》(The Innovators)上看到了史蒂夫的介绍,他被深深地震撼了。在他眼中,史蒂夫看上去聪慧过人,挑战传统,标新立异,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一个年轻的罗斯·佩罗!只不过更高一些、更帅一些。

“你什么时候需要投资,尽管打电话给我。”罗斯告诉史蒂夫。

史蒂夫太需要投资人了,特别是像罗斯这样在业内享有崇高声誉的人。

1987年1月,一辆豪华轿车缓缓停在NeXT的工厂旁边,车上坐的正是罗斯·佩罗。NeXT的工厂就位于旧金山湾区一个叫弗利蒙的小镇,那是在湾区东部,是传统的工薪阶层聚集地。工厂与生产麦金塔电脑的工厂相距不远,虽然也由史蒂夫一手打造,但却有天壤之别。生产麦金塔电脑的工厂设备一流,而这里只是一个空架子。尽管现在什么都没有,但如果罗斯的几百万美元投下去,这里一定会大变样,可以想象这里机器轰鸣、繁忙兴旺的景象。他们可以投入最好的设备,生产最棒的计算机。在这空荡荡的屋子中间是一张长会议桌,旁边摆放着几把折叠椅和一架投影仪。工作人员已经竖起了细铁架,安放好幕布。史蒂夫将在这里邀请罗斯一行人吃午餐,随后再向他做公司展示。然而,他们还没坐下,史蒂夫就发现了不满意的事情。

史蒂夫突然对NeXT公司的一个员工大喊大叫,严厉呵斥,甚至不惜恶语相加。而这时,罗斯和NeXT公司的其他主管都在一旁看着呢。

难道史蒂夫失去了理智?

为什么要冒这个险?这个节骨眼上出这种状况,极有可能让他与罗斯的合作告吹。眼看着史蒂夫对一个员工骂骂咧咧,奇怪的是,罗斯却似乎不为所动。他转身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也这样,后来我明白了手上抹点蜂蜜才能抓到更多苍蝇。史蒂夫,别理那个人了,我们谈正事。”

1987年2月,他们俩达成协议。罗斯出资2000万美元,买下NeXT公司16%的股份,这样一算,平均每1%的股份价值125万美元。这一次,史蒂夫诓骗了罗斯。几天前,史蒂夫还向硅谷的风险投资家出售公司股票,价格只有罗斯的1\/4,即每1%的股份只售30万美元,但是这些投资家还是认为价格太高,拒绝了这笔买卖。不过,史蒂夫敏锐地觉察出,罗斯有心做成这宗生意,就算史蒂夫一时失态,暴露出自己的阴暗面,罗斯仍然没有丝毫退缩。所以,当史蒂夫漫天要价时,罗斯依然毫不犹豫地掏出了腰包。

罗斯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不想因为舍不得区区几百万美元而丢了大好机会。1979年,他和比尔·盖茨谈过购买微软公司股份的事情。当时对方开价不到6000万美元,可是他还是犹豫不定,最后这笔生意不了了之。没想到1986年微软公司上市以后,股票价值超过了10亿美元。罗斯丢失了让自己的财富增长15倍的大好机会,他本可以在7年内净赚10亿美元。从来没有这么容易就能赚来10亿美元!自己竟然没有抓住比尔·盖茨这棵摇钱树!这次说什么也不能放过史蒂夫这个香饽饽了。

罗斯随后来到了空荡荡的厂房,逛了逛NeXT公司在迪尔克里克路的总部,见了公司员工。员工都小心翼翼地提防着罗斯,因为媒体总把他刻画成脾气暴躁的强硬人物。苏珊·巴恩斯的母亲住在达拉斯,她的汽车保险杆贴纸上就写着“如果憎恨罗斯·佩罗就按喇叭”。但是史蒂夫让他们不要轻信媒体,擦亮眼睛自己判断。结果等他们真正见到罗斯时,无不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几个星期后,罗斯第二次造访迪尔克里克路。他钻出轿车信步走进大楼。一进门,他直接喊出接待员的名字,打起了招呼。罗斯记得每个人,一路上罗斯都直呼他们的名字,省去了客套的姓,与每个人亲切问好。罗斯穿过大厅时,只要有员工经过,无论对方职位高低,他都会友好地闲聊几句,好像这些人都是自己的老朋友。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简直就是从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人性的弱点》(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照搬下来的。罗斯是个老派的推销员,也是艺术大师,只不过这种艺术行将消亡。

罗斯做成了生意,他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这项投资。罗斯提议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布这一消息。他这样告诉史蒂夫,“一定会有很多人来,因为你是只金丝猴,我也是只金丝猴,两个猴子被放在一个笼子里,那就敬请期待一场精彩的马戏表演吧”。确实是场马戏表演。伦敦《金融时报》的记者路易丝·基欧(Louise Kehoe)震惊地发现,年老的亿万富翁竟然如此敬畏这位年轻的企业家,而且罗斯·佩罗丝毫不掩盖自己对史蒂夫阿谀奉承的崇拜之情。“他表现得就像追逐明星的少年,”路易丝回忆道,“史蒂夫完全把他镇住了。”

尽管那天罗斯·佩罗在工厂瞥见了史蒂夫的缺点,发现他喜欢对同事恶语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