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第18章 资源解放,动全身方可牵一发(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资源解放,动全身方可牵一发(3)(1 / 3)

当代的企业竞争,是一种全球化竞争,很多企业为了应对全球化的竞争风险,主动建构利益系统,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海尔与三洋、TCL与松下、TCL与飞利浦之间,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它们是基于市场与技术的优势互补利益关系。对于海尔来说,与三洋的合作可以提升其国际品牌形象,而TCL与松下、TCL与飞利浦模式更多在于利用TCL的庞大营销络,释放TCL过剩的和相对低效率的营销络资源。这些利益共同体之间,无论是从行业还是市场来说都属于原定的竞争对手的关系,它们为了应对挑战、寻求共同优势而联合到一起,从而变对手为队友,重新建立新的利益系统关系。利益共同体是一种系统,与具有互补竞争优势的伙伴建立联盟,通过彼此协作取得相互的利益。

有些利益共同体之间没有竞争关系,也没有行业关系,但是合作双方的竞争优势合并以后可以形成共同利益优势。国内的比如格兰仕,联合其他企业,形成营销联盟,这些企业大多与格兰仕没有竞争关系,但和格兰仕的合作,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因此,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利益共同体关系。

企业家运用系统思维,就能突破原有的行业界限和企业差别,而把眼光集中在资源的整合上,凡是能为企业所用的资源,都可以利用。打破行业限制和思维禁锢,从而不再局限在企业内部这样简单的小系统中,而是从市场竞争的大系统中汲取资源,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当然,作为企业,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小系统的关系,也至关重要。

华为公司认为,将员工利益与企业长期利益结合在一起,能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长远发展的关切度和管理的参与度,形成具有竞争和激励效应的科学的分配制度。员工每年从企业所得利润中,可以获得非常高的分红回报,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华为每年的销售额几乎以翻番的速度增长,员工的股权回报率最高时达到100%,即使在发展速度放缓的2002年,员工的股权回报仍然维持在20%左右。华为公司的全员持股,使得员工对公司的责任感和忠诚度得到提升,在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员工都会考虑尽量节省开支并创造利润,他们知道,在华为获得的每一分钱的利润中,都包含了自己个人的一部分。

可见,华为公司正是把员工纳入整个利益共同体中,才能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系统思维作为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企业家在战略上要关注系统的整体利益,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应对市场竞争,进行企业管理。从这个思维视角来看,系统思维要求我们将企业置于宏观的利益环境下,正确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与员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建立一种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利益共同体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从企业自身的系统来看,企业也要把握好系统中的要素关系,尤其是影响系统的关键要素。

道密尔:抓住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任何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要素构成,每个要素都对系统有一定的影响,但因为各类条件的限制,对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的因素也不同。所以,企业家在处理问题时,应该明确系统中的关键要素。

如何找到关键要素呢?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一切有影响的要素,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将各个要素按照发挥作用的大小划分,从而找到影响系统的关键要素。

关键要素往往对结果产生巨大作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鲍罗·道密尔是运用系统思维,抓住关键要素解决问题的高手。

道密尔在美国工艺品和玩具业中享有盛誉,是传奇性的人物。1945年,这位21岁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20年后,他成为百万富翁。

道密尔初到美国的18个月,就换了15份工作,有些甚至是别人梦寐以求的。这在别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但道密尔觉得,那些工作,除了能维持生存外,都不能展示他的能力。

通过当推销员,他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后,他用自己所挣的钱收购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制造厂。当时道密尔只提出两个条件,不负责工厂旧的债务,他接手以后的亏损由他自己负责。另外,尽管他只占有工厂70%的股份,但这个工厂将来如果挣了钱,他的利益要占90%。

一年后,这家工厂起死回生,获得了惊人的利润。

道密尔是怎么成功的呢?原来,他接手工厂后,首先仔细研究公司的每一项作业程序,由定价、消耗到销售,由生产到管理,把每一项缺点记录下来。他对这些可能导致工厂亏损倒闭的要素进行排列分析,确定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可调整的,然后,他针对这些缺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通过对一系列因素的比较和测算,道密尔最终得出结论:工厂倒闭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成本太高和产品定价太低。

针对这一结论,他采取了行动。首先,要降低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