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美国之后,团琢磨看到这个国家强大的工业实力,就下定决心即使毕业之后挖煤窑,也要探寻到美国矿业崛起的秘密。
有趣的是,当时跟他一起留学美国的,还有一个人,叫金子坚太郎,这哥们儿后来也大红大紫,光照日本。他学的专业是法律,为日本宪法的制定贡献了毕生心血。
一个半世纪之前,他俩一起站在纽约的街道上,感叹西方国家的繁华美丽,并且暗下决心,投身到报国的事业当中,他们像阳光下的露珠一样晶莹透彻,理想单纯,虽然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后来,团琢磨娶了金子坚太郎的妹妹为妻,两人的友情更加根深蒂固。
在美国的日子里,团琢磨努力学习,从背诵ABC开始了解这个陌生的国度和文化。1878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国效力。
可惜,报国无门。刚回日本的团琢磨异常郁闷,他本来想当公务员,从事伟大的政治事业,以殖产兴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可惜,当时的政府并不看好他,派遣团琢磨去煤矿考察工人们生活的幸福不幸福。
团琢磨大失所望,每天坐在煤矿边缘,看着黑脸矿工推着小车走来走去,郁闷不已,深感报国无门。就在此时,团琢磨的同学金子坚太郎却扶摇直上,成了政府元老院里的书记官,他得知自己的老同学官场失意之后,就推荐团琢磨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教书,月薪100日元,跟金子坚太郎的薪水不相上下。
可是团琢磨一点都不满意。因为起初,东京帝国大学的校长答应给他开设矿业学专业,由团琢磨来担任系主任,可后来,承诺没有兑现,让他去天文学专业当助教。团琢磨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挖矿的怎么着也跟天文学扯不上关系啊。
备感无奈的团琢磨又一次请求自己的大舅哥金子坚太郎帮忙,寻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偏巧此时,三井旗下的三池矿山委托金子坚太郎帮忙找一个有海外背景的技术人员,于是科班出身的团琢磨顺利进入他梦寐以求的矿山工作。
不过,刚刚进入三池的团琢磨工资并不高,每个月70日元,远远不如在东京帝国大学的收入。但团琢磨还是乐此不疲地跑去赴任,他看着一车车的黑色煤炭被工人们运出来,兴奋无比。
可惜,兴奋劲儿还没过去,问题又出现了。当时三池矿山的领导姓小林,他特别不喜欢团琢磨,认为这哥们儿是政府派来的人,没有才干,完全是混事儿的,所以想尽办法排挤他。团琢磨刚入职一个月,小林就让他继续出国考察,可以不用回来工作。
团琢磨毫无怨言,背起小包袱就坐船去欧洲了。一年后,团琢磨回国,他想,这回我可以大张旗鼓地干活了吧。可惜,造物弄人,三池煤矿正在进行改组,说目前不需要人手。
团琢磨心里郁闷到了极点,又跑到金子坚太郎那哭诉。金子坚赶紧联系自己的朋友,帮助妹夫实现再就业。
很快,福冈县给团琢磨发出了邀请函,聘任他为矿山技师。团琢磨高高兴兴地准备赴任。
就在他出发的前一天,三井家族的大掌柜益田孝出现在了他家门前。
益田孝告诉团琢磨,自己非常赏识他的才华,恳求他留在三池矿山。另一方面,益田孝给三井族人写信,告诉他们,如果三池矿山希望引进近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全日本只有团琢磨能驾驭。
三井家人起初不同意,本来这个矿山每年的成本就很大,多一个人就多一张嘴。但益田孝坚持己见,最后扬言,如果不同意,他就辞职隐退。
这回三井家也没办法了,半推半就地同意让团琢磨来试试。
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团琢磨第一年的月薪是200日元,属于金领。更重要的是,满腹才学的团琢磨终于找到了自己发挥能量的土地。
他为三池煤矿定下了三项改革方案。
第一方案是花费巨资引进西方的排水系统。这笔巨资的数额是28万日元,相当于团琢磨100年的收入。三井家人开始极力反对这个计划,他们指责团琢磨说:“如果万一赔了,你就是给我们打工100年都还不起。”
没办法,最后还是益田孝出面,他向三井家人请愿说,如果项目失败,他愿意每月拿出一半的薪水帮助团琢磨还钱,这样,50年也就还完了。
三井没辙,只好答应了这个计划,但条件是,这笔款项由益田孝一手创办的三井物产来出。益田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商界奇才大概都是如此,在风险和收益都存在的时候,能以果断的行动、不计得失的勇气去投入、去创造,才能获得成功。
事实证明,益田孝和团琢磨是正确的。引入这个系统之后的第二年,三井旗下的三池煤矿矿产增加一倍。
另一个改革方案推行得更加困难重重。咱们之前说过,三井家的很多煤矿都用犯人来挖,他们跟小白鼠一样被顺到煤矿中检测是否存在有害气体。团琢磨对这个做法甚为不满,他认为,应该雇佣工人来工作,支付正常的工资,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