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尽情展示卖场和商品的美感。美感是商品配置当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常常可以收到非常好的销售效果。可以说一个店铺光有秩序只是给人一种整齐的感觉,而美感还涉及到色彩搭配、灯光的映照、款式的搭配、种类的搭配,等等。
常用的美感优先的商品配置法,实际上就是按美的规律进行组织性的视觉营销,使服装在视觉上最大限度地展示其美感。这种配置着重考虑顾客购物中的感性思维特点,激发顾客购物情绪,引起顾客有冲动的消费,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其方式可以通过对色彩系列和款式的合理安排来达到,也可以通过平衡、重复、呼应等搭配手法使卖场呈现节奏感。特点是容易进行组合陈列,创造卖场氛围,迅速打动顾客,并能引起连带销售。
但是由于本身这种搭配法具有自己的局限性,光注重美感搭配,没有其他方法的辅助展示,还是很难收到良好的销售效果的。
3.重点销售
由于一个服装店的销售种类繁多,另一个季节影响较大,所以销售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和商品促销计划的融合。基本上服装都会遵循这样的规律:从新品上市到旺销再到打折降价销售,同时每个成熟的服装品牌在其初期的设计和规划阶段,一般都会对商品进行销售上的分类。如通常服装品牌都会将每季的商品分为形象款、主推款、辅助款等类别。由于设计上的差异在实际的销售中还会出现一些真正名列前茅的畅销款。因此陈列商品配置的工作就是要合理地安排这些货品。如卖场的前半场一般是黄金区,后半场则要差些。店主可以有意识地将主推款放在黄金区,以促进其销售业绩。而当主推款完成一定的销售任务后,则可以将一些滞销的货品调到黄金区,进行有意识的促销活动。
当然在规划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商品组合,如进行系列性的组合,开展连带性的销售。把服装营销和整个陈列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充分的发挥服装陈列的作用,推动销售活动的进行。
四、服装店商品配置规划的分类
卖场的商品规划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将商品进行分类,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方式对卖场商品进行排列分配。商品的各种分类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为了方便顾客、引起顾客的兴趣,配置规划常常是将多种分类方式结合进行使用。
卖场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法有以下几种:
1.色彩分类
人们对色彩的辨别度最高,比形状的辨别度还高。和谐的色彩也最能打动顾客,引起顾客购买欲望。因此色彩分类法常常 被女装品牌作为卖场分类的首位。
色彩分类法比较适合色彩较多,并将色彩作为主要设计点的服装品牌。
卖场商品的色彩配置不仅要考虑单柜的效果,而且要考虑整个卖场的效果。要使整个卖场呈现和谐的状态。
2.性别分类
根据顾客的性别进行分类。适合目标顾客群较广的品牌,如休闲装、童装都是先按男女分区,这样既可以方便顾客的挑选,同时可以非常快把卖场的顾客分流到两个部位。
3.品种分类
这种分类的方式源于大批量销售,就是把相同形式的商品归属一类。如把卖场分成毛衫区、T恤区、裤区等。特点是:方便顾客的挑选,并且具有可比性。店铺的管理也方便,如进行盘存、统计等工作。 比较适合服装的配搭性强、款式简单、类别较多、销售量较大的品牌。如中低档的休闲装等。其弱点:色彩搭配比较难做,容易混乱,系列感不强,需要导购员进行引导,或在卖场中局部进行搭配陈列,以弥补不足。
4.价格分类
将卖场的货品按价格进行分类。由于每个品牌都有其一定的价格区间,顾客选择进入你的店铺基本都能承受该品牌的价格范围。因此一般在常规的卖场中很少使用。但清货打折时,由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所以采用价格分类的方法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一些以经营低价位为主的服装品牌店,由于目标顾客对价格比较敏感,也可以按价格对商品进行分类。
5.风格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适用风格和系列较多的服装。如可以按照不同场合的不同穿着而分类。一般的可分为休闲、职业、运动等类别,这样便于顾客选购,也为顾客寻找适合前往某个场合挑选服装省了不少时间和力气。
6.尺码分类
按尺码规格进行排列,如大、中、小号或按人体尺寸进行排列,可以使消费者一目了然,随手选出自己需要的尺码。由于在店铺中一般都备有齐全的尺码,因此尺码不会成为顾客首先关注的问题。顾客往往对一款服装的色彩、款式、面料考虑完毕后,才开始关注尺码问题。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尺码分类常常作为其他分类方式的补充。但在童装店、西装衬衫店由于尺码成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也会采用尺码为先的分类排列。
7.系列分类
就是按照设计师设计的系列进行分类。按系列陈列可以加大产品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