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买了房子,许多年轻家庭最后的一点抵御能力似乎就没了。于是,生活的开支被尽可能地压缩,生育的计划被一再地搁置,所有的业余爱好都变成一种奢侈,不敢跳槽。现在假设,某套住房60万元,租相似的房居住租金1500元\/月,你手头有现金20万元,你是选择买房还是租房?
甲选择了买房。他首付30%,他拿出18万元,加上税收及简易装修,手头现金20万元用的差不多了。另外,他按揭40万元,选择30年还清,那每月要从工资里拿出1500元还银行,因为40万元的按揭30年期本息要60万元了。
30年后,甲有了一套房龄已30年的旧房,手头原有的20万元没有了。
乙选择了租房,他手头20万元不动了,同甲一样他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500元做房租。
30年后,乙不拥有任何房产。但是,他手头的20万元就算存5年定期,利滚利30年翻存6次,就按现在这个低利率也达到50万元了。
比较甲乙二人的财产状况,你是愿意拥有一套旧房呢?还是拥有50万元现金?
这里有三点认识要提出来:
(1)首付比例很重要。如果零首付当然选甲了,首付越高则是越选乙了。现国家将首付从20%提到30%可视为对炒高房价的一种抑制措施。
(2)利率也很重要。假如一年期利率提高到6%~7%,那对乙来说,20万在30年后将翻成160万元。可见利率只要提高,房价必会下降的。现在情况是近八年的利率是建国以来最低的,利率下跌空间是很小的,但展望达到建国以来的中间值5%~6%,应当是终有此日的。
(3)很多朋友的看法是买房子可以保值,防御通货膨胀。
这恰恰大错特错了,1989年到1994年通货膨胀严重吧!可那时的房价高吗?海南至今还有那时留下的烂尾楼。1989年到1994年银行一年期利率平均达到两位数,根据上述第二点认识,这种通货膨胀,高利率时代不是买房子的好点,而是买房保值者的恶梦。
通货膨胀带来的是物价比价的调整,它对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猪肉、大米是生活必需品,桔子是奢侈品。
在60年代:
1斤猪肉=5斤大米=1斤桔子
而今天:
1斤猪肉=5斤大米=5斤桔子
通货膨胀的结果是桔子跌了。
在通货膨胀时代,人们要的是保证基本生活,房子将堕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指望保值、高价,是想都别想的事。
为了一套房子,除了这些付出的代价外,你还将面对加息的风险、持有成本的提高和楼市本身的风险等。楼市如股市,有涨有跌,这是铁的规律。等到房价跌的时候,即使你急需用钱,这套耗费了你半辈子心血的房子也许已经不值钱了。
6.2.4支招:什么人适合租房
适合租房的人群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经济能力不强,选择租房尤其是合租比较划算;二是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如果在工作尚未稳定的时候买房,一旦工作调动,出现单位与住所距离较远的情况,就会产生一笔不菲的交通成本支出;三是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如果一味盲目贷款买房,一旦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房产甚至有可能被银行没收。 比较而言,适合买商品房的人群相对应该成熟一些,包括工作多年、经济实力雄厚的白领,还有些置业升级愿望强劲的购房者,也可以卖掉旧房买新房,满足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此外,准备结婚的新人如果资金不足的话,城区内的二手次新房则是不错的婚房选择。
6.2.5买房划算还是租房划算
以一套位于主城区内面积为70平方米、总价60万元的房产为例,仔细比较了买房和租房的利与弊。
1、买房:15年后拥有房产
除设定了房产的价值之外,为了便于计算,假定打算解决住房问题的该人士手上有20.4万元现金,而且每个月可以自由支配3606元的闲钱。如果直接向开发商买房的话,购房者需首付18万元,并办理商业性贷款42万元,分15年还清。依据现有的利率7.38%并优惠15%计算,房贷的实际利率为6.273%,每月月供为3606元,15年利息总额为22.9万元。加上买入时支付的2%的契税和2%的物业维修基金(以多层住宅为例),税费共要支出2.4万元。
上述费用合计,买这套房子的成本包括现金20.4万元(含首付18万元、税费2.4万元),每月投入3606元,15年后便是64.9万(相当于贷款42万元、利息22.9万元)。换言之,15年后,购房者花了85.3万元拥有了一套住宅。
2、租房:15年后可拥资金76万
如果用同样的资金来租同一套房产的话,为便于计算,将租房人手上的20.4万元用作储蓄,并将每月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