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第29章 周成建:不走寻常路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章 周成建:不走寻常路 (4)(1 / 3)

这种气质美,我们要通过文化、技术和执行三者关系的嫁接和均衡,来实现它的一种价值。所以说美特斯·邦威不断地在追求的是:既要挖掘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服饰文化的内涵,同时更要去捕捉全球时尚前沿的感觉,只有来自这两方面的嫁接才能实现它真正的价值。我认为这个品牌最后要实现的属性,肯定是来自于中国。如果我们不能注入这个来自于中国的属性,美特斯·邦威就不可能走向世界,不可能成为世界品牌。当然这个不是复制也不是模仿,它是一种挖掘,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曹启泰:所以您的意思是说,那五个“是什么”不重要,它是不是听起来像个洋名不重要,重点是它所呈现的内在审美的角度。)

孙虹钢:但是从顾客角度来讲,人家注意的就是你的品牌的名字。(曹启泰:大家会以为是洋品牌。)你的顾客没有时间听你说那么多的解释对不对?你的品牌名字给他的是什么感觉就是什么感觉,这种感觉是非常直接的。所以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这个名字能不能代表民族品牌?

周成建:我认为的确是很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很深地去思考,才会使它简单化。就像高科技,只有让那些根本不懂高科技的人也会用,它才是真正的高科技。如果是专家才能用的,它根本不是高科技。我是这样去理解这个问题的。

周成建:我们馆里总共有六十多件龙袍。你们看中间这件龙袍,它运用了一种特殊技术,从现在来分析,如今已经很难重新制作。当时这件龙袍的制造过程,需要3到5年的时间。这里展示的都是少数民族的服饰,比如说这件衣服是用鱼皮制成的。

周成建:这些都是中国各个年代使用的熨斗。最初熨斗是用水热,接下去用木炭。当时我学裁缝的时候,用的就是类似这样用水加热的熨斗。这种是用木炭加热的。烫衣服的时候衣服上面垫一层白布,怕衣服烫脏或是烫焦了。

周成建:通过这些龙袍啊各种服饰啊,通过这个服饰博物馆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唐朝和清朝,曾经处于世界纺织服装行业的巅峰位置。从唐朝来说,当时的丝绸工业和科学技术,其实也是引入全球的技术力量,也容纳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内涵。从清朝来说,它的饰品,它的印花技术,同样也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同。所以我们希望美特斯·邦威以后能成为一种代表中国的服饰品牌。它不仅拥有中国传统服饰的内涵,同时也嫁接了全球时尚前沿的风尚,从而形成一种融合,使美特斯·邦威也能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这是我们的一种追求。

梦想与赚钱

曹启泰:看来您对于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建立倒也真花了力气。2000平方米的服饰博物馆,投资了2000万元,您觉得这一笔账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成就梦想?

周成建:两方面都能结合,也是赚钱也是成就梦想。(曹启泰:梦想的部分我们看到了。)赚钱是来自于这个品牌文化背后的故事,有了背后的故事,就会有更多人喜欢。那么企业就获取更多的利益,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可以实现我的梦想,它是互动的关系。

孙虹钢:其实他是做虚拟经营的,作为龙头,你必须要给人一种知识的感觉。他做这样一个博物馆,其实是为了提升他的品牌的知识含量,或者叫技术含量。他会说,你看,我已经研究了几千年来的服装服饰,我是站在历史之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现在的水平当然也应该很高。所以我觉得他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行为,至于其他的附加值,别人怎么讲都没关系。

蒋昌健:如果成建兄真是这么考虑的话,我个人不敢认同。我觉得他搜罗来那么多各个朝代的服饰,其背后展现的是中国服饰的文化和技术发展的脉络。我倒是想要提醒周先生,这些凝固的中国服饰文化和技术,是极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代代相传下去。如果周先生守不住的话,我愿意倾家荡产也要把它守住。

曹启泰:教授,高风亮节,实在感人。您是我们的节目当中第一个许出如此宏愿的观察员。但是我想要问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听这些是不是有点太沉重?他们会说我要看历代服装干什么,我要看老熨斗干什么,给我时尚就好了。您怎么确定您自己可以有足够的团队人才,永远都能抓住年轻人的脉动?

周成建:如果设计师设计作品,不是嫁接在一种文化内涵之上的话,他就不是艺术家,他只是一个工匠。当然,设计师要把这种文化挖掘,通过一种现代的手法,一种先进的工具表现出来,成为现代的年轻人所喜欢的东西,它才是真正的艺术。

蒋昌健:我还有一个问题。其实在中国的生意场上,往往以赚钱为目的的都活得不错,以梦想为目的的都死得很惨。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这个问题的?

周成建:如果企业天天没有利润,这个企业很快就灭亡。比尔·盖茨就说过,他的企业的破产周期只有18个月。美特斯·邦威到底是几个月?肯定比比尔·盖茨、比微软的抗风险能力要弱得多。这也是企业本身赋与它的一种动力,一种挑战。但是作为企业家,我可能更多地会跳出企业资产经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