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启泰:周先生现在开始当裁缝。您边做我边想请教一些问题,因为我看出来您一定非常能忍,如果您在做裁缝的时候旁边有人老搭讪或打岔,工作会不会受影响?(周成建:不会。)好,周杰伦拍广告的时候,您有没有在现场?(周成建:有。)他本人跟电视上长得像不像?(周成建:像。一般,他长得就一般。)合约还有多久?(周成建:合约还有3年。)还有3年,就是说要轮到我也要3年后。
孙虹钢:1年多少钱?(周成建:大概千把万元吧。)人民币还是美元?(周成建:人民币。)税前还是税后?(周成建:税前税后,我要问一下财务。)
曹启泰:刚刚他是把这一块面料在做设计,现在动了剪,用剪也非常的大胆。我实在非常尊敬裁缝的粉笔啊、尺啊、剪刀啊,现在我们来看看他接下来做什么。(周成建: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我是心向往之,我对自己不会的事情老是很羡慕。
周成建:现在在中国,裁缝其实被认为是一个最好的首选职业,因为现在中国的首富黄光裕就是做裁缝出身的。他那个时候攒了3000块钱到北京谋生,一下火车就决定,我得干裁缝。为什么呢?北京这么多人得穿多少衣服,一定要做裁缝。所以下一个首富估计又得成这样。(曹启泰:你看他完全不受影响。他打蝴蝶结的手完全没有停顿。可具体看不出来这衣服是怎么样的。)好,已经做好了。
周成建:谁来试穿一下?(曹启泰:来来来,不要紧。)
倪 琳:(上前试穿衣服)这种款式叫什么?有些像波西米亚风格。(蒋昌健:有一种自然的随性,波波族。)(曹启泰:在冬天里散发着一股春天的气息,在欧洲仿佛看到了南美洲的风味。)那叫立体裁剪。(曹启泰:对,立体裁剪,不过能立体完全依赖的是你。)
周成建:这件衣服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融合。(倪琳:也就是说,不管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洗完澡出来都要穿浴衣。)(孙虹钢:不是,它是最新潮的一种款式。)这里是一个连袖,连袖的裁剪方法,其实是中国从唐朝以来一直保持的。下面的部分是西方连体裙的一种裁剪方法,它是一个斜形的。
倪 琳:款式真的不错,我看不到镜子,但是我能感觉到很漂亮,而且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来。尽管周先生说他以前是学裁缝的,而且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人穿着美特斯·邦威的衣服,可是没有人穿周先生自己裁剪的衣服。
周成建之不寻常企业战略
曹启泰:周董,我真的在看,在聆听,我不仅仅是在听你谈话的内容,我还在看你的坚持。你知道任何一位企业家坐到这里,其实很难抵挡两件事。第一,这是在一个电视节目里,于是他的行为会变成一种表演,不管演得夸张或是收敛,他都是在表演。第二,一个人其实很难抵挡像我们这样的形式,有主持人,有观察员,有现场观众,全部都对着你。在这种情况下,不扭曲、不变形,很难。(周成建:所以你知道什么叫“铁杵磨成针”了吗?)我现在知道了。
曹启泰:有时我看您笑得那个奔放的样子,我觉得那也是真实的您,因为您心态里面的严肃性其实也在一些时刻里得到释放。将来说不定大家会觉得,这样的一个品牌,最有魅力的其实是背后的这位企业家。有的时候企业主对于品牌有相辅相成的效果,而怎么达成目标,说不定他用的不是方法,而是鲜明的个性。
“中国创造”与中低端路线
倪 琳:您当年是学裁缝起步的,我们知道现在美特斯·邦威主打的像休闲T恤什么的其实并不特别需要注重裁剪,更注重裁剪的是高级成衣或者礼服,您为什么不选择这样的高端路线,而要走中低端的路线呢?
周成建:因为我自己一直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造就一个中国的民族品牌,颠覆世界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传统评价。在服装领域,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说“中国制造”,但还没有人说“中国创造”。为什么谈创造?创造就是成为一个品牌,要有品牌的内涵的塑造、品牌的输出。
周成建:但我同样也在思考,就像你刚才说的,为什么我没有去做高端的奢侈品品牌?因为中国服装在近10年或者20年之内,很难超越现在在欧洲已经非常成熟的一些高端的奢侈品品牌,但中国完全有可能做好大众化的品牌。所以美特斯·邦威对品牌的定位目标,它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清楚的。我们造就自己能造就的一番事业,而不是盲目地去追随别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孙虹钢:我来之前对您的目标顾客群,也就是18到25岁的年轻人,做了一些简单调查。我问他们有没有穿过美特斯·邦威的衣服,他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说穿的,但都是每个季节最后清仓的时候去买,20元、30元钱一件。之前就看一看,不打折卖两三百元钱一件,他们觉得太贵。另外一种观点说他们不穿。为什么呢?他们说别人都在穿,甚至满街的民工都穿美特斯·邦威的衣服,他们要穿觉得太没面子。所以我就说,你的广告做得那么好,请那么一个时尚的、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