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这里边就很有考究了。洋猪的乳头一般都比较少,它的繁育能力比较差,这是洋猪的弱项。(曹启泰:对不起,刘董,我真的完全是外行,这事我特别好奇,你的意思是说猪的乳头数量不是固定的?)不固定,绝对不固定。洋猪一般乳头都比较少,有的7对,14个。也有8对的,16个,那就是很好的了。还有的只有6对。但是老外确实厉害,他的基因猪里,有中国一种乳头多达9对、产崽数也很多的猪的基因,也有欧洲一种瘦肉率特别高的猪的基因,搭配在一块,进化它们的这个种源。这是一项很关键的知识产权。所以说乳头多少其实是和技术有关的。
刘永好:今年是猪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邮票,叫荣昌猪。荣昌猪是中国最好的种猪品种之一,有500年历史了,它的特点是瘦肉率比较高,病很少,繁殖也比较好。它就出在四川荣昌。而这个猪的品种的保护、繁育,是我们新希望集团承担的。我们把中国的这个优良品种保护好,发展起来,并且跟洋品牌竞争。现在我们又有洋品牌,又有自己的品牌,我想这就是现代农业。(曹启泰:好,荣昌猪,加油!)
规模带来安全
蒋昌健:我有点担心的是,去超市的时候,有人说你一定要注意,看见有基因产品标志的不能买。但是刚才听您说您加拿大的基因猪,是世界各地那么多种猪杂交而成的,如果人吃了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曹启泰:谢谢蒋教授的提醒,其实企业的课程虽然莫测高深,但还是与民生的问题休戚相关。关于食品的安全,食品的卫生,刘董事长你们现在怎么做,可以让大家放心?
刘永好:除了“CCTV年度经济人物”,今年我还被评为“CCTV年度三农人物”,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食品安全这方面做得不错。这几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媒体报道确实特别多。一会儿是瘦肉精,一会儿是苏丹红,一会儿又是孔雀石绿。大概每半年左右就会出现一个新名词,把我们全国老百姓吓得打哆嗦。比如,瘦肉精是什么?就是家畜吃了一种药,只长瘦肉不长肥肉,有人通过这个赚钱了,但这个瘦肉精对人没好处。它是靠激素变过来的,这是不行的。但这和我前面讲的良种猪的基因配搭完全是两回事。
刘永好:另外一方面,我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做大功夫。比如,我们正在贵州和农民一起建种植小区和养殖小区。在种植小区里,我们把农民联合起来成立农业种植协会,带动农民种良种玉米和良种油菜。贵州天无三日晴,玉米老晒不干,会霉变,为了环保就不能做饲料。于是我们建收购烘干站,不用晒干要烘干,这样就解决了问题,农民的收益也提高了。养殖小区呢,我们再成立一个养殖协会让农民养猪、鸡、鸭,品种变了,方式变了,农民的收益提高也非常明显。这样就建立了一个非常健全的体系。我们生产的饲料原料是可追溯的,没有霉变的。养的猪、鸡、鸭是好的品种,统一加工的,生产的食品也是信得过的。通过这样的做法,让大家吃上放心的食品。
爱吃饲料的董事长
刘永好: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一家饲料工厂,是全国二百多家饲料厂中最早的一家。很早了,大概是1986年或者1987年吧。这个车间,当时我是主要的设计师,成本特别低,一个平方米可能才不到400块。这个地方以前是我下乡当知青的地方,我做知青时的自留地就在厂房前一点点。那时我在这个地方种种青菜来养猪,我种的那个叫做大头青菜,猪吃不完的还要拿去卖钱的。
刘永好:大家知道这是些什么饲料吗?不用看袋子我就知道。比方说这个料,它是鸡饲料,而且是小鸡料。那么这个饲料呢,颗粒的,是猪饲料。我会经常来厂房看一看,产品质量好不好,首先就闻一闻、看一看、尝一尝。这是长期养成的习惯。然后对产品质量的好坏我就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了。不错,这个味道挺好的。
曹启泰:真可爱,真可爱。您今天好像有点感冒,是抱病前来的,您吃药吗?(刘永好:没吃药。)哦,您不吃药。(金岩石:吃饲料。)(刘永好:对,不打针,不吃药,专吃饲料。)
蒋昌健:您做饲料这一行,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一直到现在已经有20年了。这其中各种商业发展的机会很多,新希望集团的经营也是相当多元化的,但您的眼睛为什么还始终盯着饲料?
刘永好:在二十多年时间里,我们不是没有经历各种诱惑。我说一个小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希望集团已经正式挂牌了,有个朋友劝我去海南做房地产生意。我们在海南注册了一家公司,买下了一所小房子,我还专门到海南走了一趟。但后来我发现,他们把房价地价抬得很高,那个做法就像击鼓传花,无论这鼓敲得多响,这花传得多快,最后总是会停下来的。于是我们选择了放弃。因为当时我们认为,我们的基础还很薄弱,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好好把饲料做到行业前列,把我们的基础夯实。后来的历史证明我们是对的。当然我们后来也涉足房地产业了,但我们的主要精力始终在农牧业方面。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