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波士堂:商道即人道> 第15章 刘永好:最喜欢吃麻婆豆腐和回锅肉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刘永好:最喜欢吃麻婆豆腐和回锅肉 (2)(1 / 3)

刘永好:他最后一段时间病倒在床上,我们经常去看他。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的事。他跟我们说,要相信公道,要相信正义,这是他经常讲的。另外他还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他病得非常重的时候,还在学数学和英文。这点我做得不好。到现在我英文都还不会,这点辜负了他的愿望。他确实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诲,很多的帮助。

蒋昌健:所以那个时候,他其实并没有想到,今天的刘永好,会成为一个农工商结合的企业家?

刘永好:没有。他只是认为我们几兄弟都会很有出息的。而且他对国家的前景是充满希望的。

跑新疆还是跳岷江

陈 蓉:您前面说有一回差点就想跳岷江,那是为什么?

刘永好:那可能是我创业初期最艰难的一件事吧。那时候我们刚开始创业,搞了一个养鸡场。我们没有钱,全是向亲朋好友借的。银行当然不给了,一是没有抵押,二是当时政策也不容许。我们好不容易把鸡孵出来了,有一个专业户来买我们的雏鸡,他一订订了10万只,说三天之内钱一定到。我们兴奋得不得了,这10万只我们可以赚上万块,一下就是万元户了啊。那时候的万元户可不得了!那时候的社会风气也比较好,诈骗什么的不是特别多,于是我们就等了。三天过去了,没来。四天过去了,没来。五天过去了,没来。我们急得不得了。母鸡每天都在孵小鸡,小鸡越来越多,每天都要花更多的钱,钱却一直没过来。

刘永好:我们跑过去看,一到那个地方,全傻了。我们这位朋友把鸡拿回去以后,因为养鸡要保温,他就点煤油灯来加热,上面盖稻草。一不小心,稻草烧着了,把他的鸡全烧死了不说,所有的茅草房全没了。我们去的时候就看见一片灰烬。他在那里哭。我就说你这样做可不对啊。他说是的是的,他说他没良心,害了我,也害了自己。他说钱今后一定一定还给我们。

刘永好:这下还能怎么样呢?没办法了。更重要的是马上年关来了。我们必须要还钱了。我们兄弟几个一点办法都没有,就在那座桥头上商量来商量去。有的兄弟说,干脆跑掉算了。我们四川呢,那几年困难的时候,曾经有一部分人欠钱还不出就跑到新疆,换个名、改个姓,什么问题都没了,这是一种办法。第二个办法更简单,干脆从桥上一跳跳下去,一了百了。

刘永好:但是我想不对,我们还犯不着那样,我们应该坚持下去。后来为了还清债务,我就骑着自行车去卖鸡蛋。有一次,下着很大的雨,天很黑,路很滑,我摔了一跤,鸡蛋摔破了,我也摔得像泥猴一样。在城里的农贸市场,初来乍到,人家不让我摆摊儿。我得想办法跟人家去商量,最终得了一小块儿地方,才把这些鸡蛋卖出去了。晚上也没地方睡觉。我就向一位好心的看门大爷借了一条板凳,在那儿坐了一宿。就这样,我们最终坚持下来了。这就是当时的情形。

1000万元:不愁吃饱饭的标准

蒋昌健:您前面还讲,小时候特别穷,吃顿饱饭都特别开心。那什么时候您开始觉得,不必担心下一顿的饭能不能吃饱了?

刘永好:大概挣到1000万元的时候吧,大约在创业六年以后。(曹启泰:1000万元才没问题了?原来我们大家都还该担心下一顿饭。我好担心,现在我突然好饿。)(蒋昌健:而且那是20年以前的1000万元。)(陈蓉:听到这个回答我也觉得太诧异。20年前要1000万元才觉得下一顿有着落?)不能这样简单地讲。要是为了正常的生活、吃饭、穿衣,在20年前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也绝对没一点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一个创业者,那时候银行又不给贷款,很多的政策还不够到位,企业要发展,经常是机会来了却没钱。所以那1000万元是很基本的一个生存数字。

刘永好:确切地说,我们是通过养鹌鹑挣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在有了1000万元之后,我们开始真正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金岩石:在那之后才开始进入饲料业?)是的。当时,正大集团进入中国。(陈蓉:正大综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对,他们的饲料卖得非常好。我当时正好出差到广州,看见那里的农民排着长队买正大的颗粒饲料。我们就想,为什么中国人生产不出自己的优质饲料?于是,我们把养鹌鹑赚到的1000万元全部投入到饲料的研发中,后来就有了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配方,这就是希望牌饲料。

刘永好:我常常想,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赶上了这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是改革开放,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会。而在这个时代里,我恰好正年轻。

陈 蓉:所以能做首富和做不成首富的两种人是非常明显的。胃口有多大,就吃多少饭。口袋有多大,就能装多少钱。我们口袋小,就装不了那么多钱。(刘永好:其实我口袋也不大。)

我的兄弟姐妹

陈 蓉:据我了解您妈妈是1993年去世的,但你们几位兄弟是1995年第一次分家的。如果母亲还健在的话,会同意你们兄弟们分家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