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终劫> 第10章 祸不单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章 祸不单行(1 / 2)

季寒听趁着天黑左奔右窜好不容易冲出城外,奔向城外树林,但自己脚程不快,身后追兵又穷追不舍。半晌,季寒听寻得一隐蔽之处,然后放下腋下杨亦,抬手封住他的穴道费力地对其说道:“小……小子,我引开追兵,你这穴道一……一个时辰后便自行解开,到时候你只管逃得远远的,千……千万不要回头来寻我,知道没有?”

杨亦看季寒听脸色苍白,说话断断续续,然而刚要说话时,季寒听又抬手点了杨亦的哑穴,然后红着眼道:“小子,是死是活,一切看天了,咱们师徒就此别过。”然后一跃身,不知踪影。

杨亦此时泪流满面,心中悲苦万分,然而却被点了哑穴,哭不出声。想起这几日的种种遭遇,更是如那乱刀绞心,痛彻心扉。想来季寒听定是自知将死之人,一心只顾自己能够活着便好。

也不知过得多久,天已有些泛亮,杨亦发觉自己身体已能够活动,刚想站起来,便一屁股坐了下去。这才发觉手脚都已经发麻,脸部也因刚才的痛苦变得有些面部僵硬。杨亦费力的拖着发麻的身体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然后便向着季寒听离去的方向伏地拜了三拜。这才发现肚子空空,从昨晚到现在根本没吃什么东西。虽然昨晚是因没有胃口,没有觉得饿,但现在即便再没胃口,肚子空空作响,可见再不进食只怕连路都走不动。

当下起身找了些野果子也不管是酸是涩囫囵吞了下去。杨亦一路走,一路找些能够果腹的东西,此时东方朝阳初升,漫天红云。然而杨亦无心看此美景,想到没有任何亲人可以投奔,前路一片未知,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碧空万里,虫鸣鸟叫,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印出一幅璀璨的画卷。

杨亦半饱不饿的靠在一棵树边休息。不禁想到前些日子里惊心动魄的种种,又想到昨日死里逃生,在看看现在这暂时的安逸恬静,心中抑郁已久的疙瘩稍稍有些松开。回忆昨日季寒听解印出的凶兽化瞳鸟如此惊天动地,不可一世,是那般令自己惊服。于是左右看看无人,便伸手探入怀中将那千夕笛摸了出来,独自把玩了一番,想来自己现在也无法解印化瞳,当下便收入怀中,将那古朴的典籍拿出来。

典籍封面写着三个大字《道德经》,杨亦很是奇怪,这不是自己在学堂念的书么?尽是些之乎者也的,烦也烦死了。刚要移开目光,不料体内绿光萦绕,那绿光从胸口流到周身奇经八脉,再从全身大大小小的经脉流向头顶,最后全部汇于两眼。然而这一切杨亦并不知道,他只觉得浑身无法移动,双眼被什么东西死死撑开,又似乎被什么东西将目光牢牢锁在手中那本古朴的典籍上。忽然,典籍封面上的《道德经》三个字变得很淡,《天合秘典》四字明晃晃地现了出来。

杨亦颤抖着伸出右手摸了摸典籍上的天道二字,然后缓缓翻开了第一页。原先书本上的字迹也同封面那般淡了下去,然后渐渐现出另一些字迹来:

“天合谷不死不枯不盛木薄切为纸,南海极地玄冰夺命砂为墨,配合天机离合心法方成此书。如能看得这些,便是我道中人。”

杨亦震惊的看着古籍上的那段文字。就在这时,杨亦双眼绿光消散,整个人顿时一软,倒在一旁,昏迷不醒。

过得半晌,杨亦缓缓醒来,看了看四周,低下头发现手中古籍仍在,于是忙将古籍收好,起身向前走去。

尽管此时正值晌午,杨亦仍旧不敢行于官道,而是尽量挨着茂密的灌木丛走着,一阵阵泥土的湿气萦绕在鼻子周围。

杨亦就这么一边留心周围的情况,一边茫然的走着。之所以说茫然的走着,那是因为杨亦从出生就生活在华城,最远就到过华城周围那几座山,他根本不知道这条路通向哪里,自己又该去到哪里,不过是凭着那远离华城的意识走着。

忽然,前方有一簇草丛异动了一下。杨亦停下脚步,屏住呼吸,双眼死死顶住那簇草丛。半晌过去,那簇草丛再也没有动过,杨亦想是自己连日疲惫,休息不好,精神过度紧张的缘故,刚刚放松下来走了两步,不料那簇草丛又动了一动。杨亦这次肯定不是自己眼花,定是那簇草丛里有东西。

杨亦先是不敢上前,然那草丛不过与他差不多高,想来里面藏着的并非是什么豺狼虎豹之类的猛兽,便大着胆子却又蹑手蹑脚的走上前去。当杨亦慢慢用手扒开那簇草丛时,他长大了嘴,瞪大了眼睛。草丛中赫然蜷着一只瑟瑟发抖的幼狼,一双大眼眨巴眨巴地看着杨亦,模样甚是可爱。杨亦先是一惊,随后又小心翼翼的探手要去摸幼狼,然而刚一触摸到它时,幼狼却本能的向后退缩了一下。杨亦看它样子想来它是因为遇到什么可怕的东西给吓坏了,便又再次探手去摸幼狼。幼狼被杨亦温暖的手摸了摸,见他不像有什么恶意,便也不像先前那么战战兢兢。杨亦看幼狼已无敌意,便抄手将它抱起,用脸蹭了蹭。忽然,幼狼猛的朝他脸面扑来,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杨亦又是一惊,以为自己产生了幻觉,却不知是因那幼狼感到周围有人接近,再加杨亦对它并无恶意,便本能的与杨亦合为一体。就在这时,只见一群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