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多维世界的奇遇> 第四十五章 阿政通报情况 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五章 阿政通报情况 7(1 / 2)

第四十五章阿政通报情况(7)

(7)

阿政见他们都喝完了,就继续说:“原来我只知卓然大佬你的父母是老革命,但不知原来你的生父母是另有其人,更不知嫲嫲有一个孪生妹妹在腾冲。

“当阿杰那个‘酒鬼’老窦肖明兄那天在冬管拿着那张靴印的‘照片’找我时,我还不当回事,还以为肖明兄快完全退休了,是想做什么‘生意’吧。谁知到后来三问两问,肖明兄才告诉我:这照片是卓然从加拿大带回来的。

“这一下,立即就引起了我的警觉,心想:是不是我这战友在加拿大遇到‘麻烦’了,因为卓然在那可是一位能在全球商界‘呼风唤雨’的人。再经了解,事情竟比一般的商业麻烦更‘麻烦’,引起了我的担心。

“当时,我立即向同事布置,全面‘梳理’卓然的所有社会关系,尽快找出他身边的‘隐患’。

“很快,事情逐步有了眉目。

“原来,卓然兄是阿茵嫲嫲的‘养子’,而且他本人在生父母‘落实政策’前是不知情的,如果不是嫲嫲单位当年那位经办此事的老人事处长还健在,我们真不知道其中原委。

“那天,我向这老处长了解情况时,他老人家沉默了很长时间都不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反问我:你们直接找嫲嫲她老人家了解不是更好吗?

“我说:会的,但你也应将所了解的情况给我们说一说,因为大家年纪八九十了,不一定都记得清楚,所以从多方面了解会比较全面,这对我们做好卓然的保卫工作会有帮助。

“那老处长听了,也觉得还是卓然的安全更重要,就将那年办理‘落实政策’手续的过程告诉了我们,并带我们去单位,请那里的工作人员查阅了当年嫲嫲的签字和医院那位老领导附卷的文字说明的档案资料。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立即请内蒙的同行翻阅当年的资料,证实卓然的生父确系在阿拉善盟服过刑,生母也在其服刑地周边生活。夫妻俩到七十年代卓然生父因有重大立功而提前获释,离开后夫妻两人就再无音讯。

“后来,有人说曾在什么什么地方见过卓然的生父母,有的还说他们身边带着一个小孩。但这些人都没和他们搭上话,所以也就不能肯定就是他们。

“听到这消息,我们又立即派人前往当年的牧马场周边向当地牧民了解,当地的老人对卓然生父母还是有印象的。

“原因是卓然的生母曾经在那先后为十多个草原上的蒙古族女同胞接过生,有两三个还是难产妇女,其中一个因大出血,经多番努力,都未能止住,不得已,卓然兄的生母曾两次抽自己的血输给她,但终因条件所限,后来只保住了小孩。而卓然兄的生母却因本来就吃不饱,身体极度潺弱,这次输血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导致她昏迷了一个星期。当地信奉佛教的老人认为,卓然兄的生母是:‘菩萨’,能这样舍己救人的‘人’还不是‘菩萨’吗?因此对她是十分尊敬的,这小孩也因身上融有卓然兄生母的血液,所以按当地风俗,他在母亲腹中尚未呱呱堕地前,就已是和卓然兄的生母有着‘血缘’关系的‘干儿子’了。

“再后来,卓然的生父在那次沙暴中遇险,虽然九死一生,却反而因祸得福,被监管机关提前释放。所以,当地老人们至今议论起来,还都虔诚地认为这两夫妻是‘好人终得好报’,会有无穷后福的。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分析,卓然的生父母应还健在,找到他们只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我们不理解时间已过去那么久了,他们夫妻俩为何还没和嫲嫲联系,是不是有什么别的考虑?

“至于阿茵爷爷和二伯的事,我也是从那老处长那里得悉的,因为当年人事处接到这噩耗时,老处长立即去慰问家属,并了解陶大夫父子为何会在休假时去那地方?后来单位曾派老处长去青海玉树,经当地有关部门的协助,还去过那出事的地点看过,那确实是没办法寻找了,因为那几百米高的山已塌了半边,旁边又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形成很陡峭的地形,当地的有关部门只好在那里立了个碑,记载此事。因为当年买车票时,是要有工作证,或单位的‘出差’证明的,所以当时车上有些什么人在始发站那有登记,所以这碑的背面刻有罹难人员的名单。

“而阿茵姨婆的情况,我们是分别通过纽约的总领馆和云南的有关方面了解的。

“刚才大家听到那夫人的情况,是不是有些近似‘文学’上的描述啊?原因是那位台湾侨领是带着深情,很详细地向领馆的同志讲述的,因此,领馆的工作人员也按‘有言必录’的要求整理后,原原本本地给我们来了份文字记录,真的是很感人。”

听到这,阿杰觉得好奇:“那夫人也会讲‘白话’?”

阿政笑笑说:“你可别忘了,夫人的祖籍可是‘老观东’人来的哦,据那侨领透露,夫人虽然是在上海出生,在美国读书,但‘白话’还是会讲一点的,她和先生在私底下时,有时是会用‘白话’商量事情的,而先生的‘白话’比夫人讲得还要标准呢,知道这一点的人却是不多,在座的各位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