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多维世界的奇遇> 第二十五章 突生变故 7、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突生变故 7、8、(1 / 3)

第二十五章突生变故7、8

(7)

在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后,和顺好奇地问:“大姐,观东人是不是都很‘迷信’啊?我怎么在电影里,经常看到观东人去寺庙里求神拜佛?听说有的地方的人为了抢到上‘头柱香’的资格,还要花上几十万呢,有这样的事吗?。”

荷红听了,就笑了起来,说:“你这丫头是不是拐着弯来说我和二妹刚才搞‘迷信’啊?”

和顺‘嘿嘿’地笑着说:“岂敢岂敢。。”

“看你这副‘皮笑肉不笑’的鬼样,姐还看不出来吗?”荷红掐了掐和顺的脸。

然后,荷红一边走,一边解释道:“你说的这种抢‘头柱香’的现象,确实是存在的,现在还有,但再没那么疯狂了。

“我在内地读博时,曾将内地和沿海的人在生活环境及性格、行为上的一些差异作过比较,觉得很有意思,其中也可以解答你的疑问,你想听听吗?”

见和顺点头,荷红就问:“你听过‘近山者仁,近水者智’的说法吗?”

和顺说:“听过。”

荷红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山里居住的人纯朴敦厚,在沿海住的人灵活机智。

“我理解是:因为连绵不断的大山是亘古不变的,除了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之外,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千百年里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内地人的生产和生活的习惯,种子播下去,等几个月就可以有收获,所以山里人的性格就表现得比较沉稳凝重和坚忍。平时,山里人等待收获的时间里,还有很多的时间考虑和研究一些宏观且深奥的问题,如:‘仁、义、道、德’等精神层面的哲学问题,而且专业研究水平很高,在很多领域都产生了学科带头人。如果讲到用兵布阵,山里人可以将阵地守得‘固若金汤’。

“但大海就不同,一望无际的海洋波涛汹涌,每天都变幻莫测,靠打鱼为生的渔民,每天出海,都不知有没收获,能不能平安回来,所以沿海的人为应对这种捉摸不定的情况,时时刻刻都要抓住各种机会,并要随时对各种情况作出抉择,因而沿海的人头脑就得相对活络轻灵和果断。平时,沿海的人因要随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所以知识面相对较广,敢于尝试,乐于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疆辟土的能力都很强。如果阵前点将,沿海的人可以在前线‘无坚不摧’。

“还有一点不为人注意的是:历史上,内地人每年举行的大典多数是祭祀皇天后土,沿海的人却多数是祭祀祖先和各方神祗。

“之所以存在这种区别,是因为内地人遇到如地震等天灾,政府还可以马上展开抗震救灾行动救你出来,扶你一把。所以,就算‘山高皇帝远’,也还是希望皇上能派人来拯救他们。但沿海的人在海上一旦遇到风暴,那就谁也帮不了你,那时‘求皇帝不如求神明’,真的只能祈求老天爷来‘保佑’了。所以,沿海除了观东人,在福建,浙江这些东南部沿海各省份的人,很多都熟悉和信奉‘妈祖’的,他们出海前都会祈求神明保佑他们有丰富的收获和可以平安归来。

“因为这样环境,沿海的人从长辈那里传承下来一些习俗就很自然地渗透于生活之中了。

“所以观东人历来对祖先、神明和英烈都抱有崇敬之心的。一般老百姓对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也通常心存敬畏。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头上三尺有神明’,‘莫欺暗室’。而且,观东人在待人接物中,凡事都讲‘过得人,就过得自己’,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观东人是很少耍‘蛮横’的。

“在家教中,观东的长辈也经常讲,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是你的东西就是你的,命里无时莫‘强求’,因而观东人的性格也比较淡泊和超然,不会动不动就老拳相向的。

“虽然,上面讲到的种种行为从表面看来,是有宿命论的迷信色彩,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它体现了沿海的人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界的一种尊崇和企盼,因此,我们不应轻率地将民间的风俗习惯与‘迷信’混为一谈。

“怎么样,为姐的这些解释,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还认为观东人‘迷信’吗?”

“有道理,有道理,非常、非常有道理。。”和顺不迭的肯定,接着又一脸无辜的样子说:“可我本来就没说两位姐姐‘迷信’啊,不是吗?”。

“吓,你这丫头,连老姐也敢开玩笑,浪费我的‘口水’。。”荷红听了,作势要揍和顺。

和顺‘哈哈’一笑,就转到陶茵身边。

和顺发现二姐陶茵在这回来的路上一声不吭,看她的心情还是那样沉重,就搂着她劝道:“二姐,你别再伤感了,赶快提起精神来。。”

末了,又故意问:“大姐,刚才二姐在叩头时,为何把鞋子也脱了?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荷红明白和顺此问,是想让陶茵的心情好起来,就说:“你问她吧,她和‘木头’俩人对这方面的‘研究’可多呢,或者我们找她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