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调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注重了艺术的表达,达到了视觉与内涵的完美结合。
2010年,“苏宁之夏”的主题为“献礼20年 腾飞新苏宁”。晚会开场特别设计全场6 500多人共同点燃手中的蜡烛,空灵的音乐中,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手捧蜡烛,带领全场人员共同唱响“祝你生日快乐”,一起许下对苏宁、对家人、对自己的愿望,现场非常温馨。晚会生动地总结了苏宁20年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了苏宁在2010年的迅猛发展,展望了未来10年国际化、科技化、智慧型新苏宁的美好愿景。
晚会表演了音舞诗画《新跨越,新征程》(行政总部&南京大区)、歌舞《节日欢歌》(西南区)、小品《连发远航,梦想起飞》(连发总部)、歌舞《胡杨颂》(西北区)、舞台剧《荣誉》(华北区)、舞蹈《岁月如歌 执著变革》(营销总部)、小品《苏乐乐成长记》(财务总部)、合唱《苏宁之歌》(全体人员)等21个节目。
其中连发总部表演的小品名叫《连发远航,梦想起飞》,舞台大屏上首先出现的是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和苏宁在全国连锁店的拼图。箭头从南京出发,指向中国大地的四面八方。通过表演,将苏宁2010年连发体系的开店计划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旗舰店、精品店、乡镇店、超越1 200店;建标准、抓绩效、强体系、打造开发大平台。”集团版的《苏乐乐成长记》,将苏宁概念店让顾客“在科技的苏宁体会到智慧服务”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节目中可以看到,苏宁概念店在采购环节上依托于智慧B2B平台,达到与供应商的无缝对接;通过JDA,实现系统化的门店布局和商品规划;在销售环节上通过概念店模式的建立,让顾客真正体验到智能化购物的快乐,体现了科技苏宁与众不同。行政总部和南京大区联合演出的歌舞剧《新跨越,新征程》,通过激情活力的丁家桥、奋进的新街口、多元协同的银河及即将入驻的昭示着百年苏宁梦想的徐庄智慧总部,不但对苏宁从宁海路开始创业的20年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回顾,也展望了苏宁充满希望的未来……2010届“苏宁之夏”晚会第一次实现了全国苏宁同步网络直播,真正成为全体苏宁人的“春晚”。苏宁各大区的员工们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现场互动。
应邀参加“苏宁之夏”的《广州日报》记者曾发表这样的感言:表演可以与央视春晚相媲美的“苏宁之夏”,给了现场包括我在内的记者一场视觉的盛宴、听觉的轰炸……感慨于苏宁的执行力,晚会的现场衔接是那么的流畅,背后不知得付出多少时间和汗水;感慨于苏宁的团结力,那些激情澎湃的员工,整晚就基本没在凳子上坐过;还感慨于苏宁的号召力,各个大区的表演,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工作汇报吗?偌大的场地,似乎只听到一种声音——成功,来自背后的力量。
记者的洞察力道出了晚会成功的关键因素:看得见的是绚丽的舞台,看不见的是背后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苏宁之夏”准备时间短,任务重,所有演员来自全国苏宁各个体系的员工。各大区、子公司接到总部通知后,纷纷上报节目,挑选文艺精英。经过总部的层层把关,确定文艺节目,各地演员再集中到南京总部,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不少大区采取节目组合的方式,充分体现了苏宁人的大协作精神。特别是受南京“秋老虎”的影响,高温持续不下,所有演员发扬苏宁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每一个节目都认真排练,有时候为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要反复多次,一丝不苟,体现了苏宁人的执著拼搏精神。
精彩的节目背后倾注了所有编演人员的许多心血与汗水。由于排练场地有限,一般都是每个节目轮流上场排练一次,但是有些大区的演职人员,一练就是两三次,一直到工作人员催促才肯下场。结果两分钟后,工作人员又在走廊上看到了他们的身影。原来,他们自发在没有空调的闷热的楼道走廊上强化训练。虽然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是他们嘹亮的歌声和真挚的笑容却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工作人员,更是将个人才能发挥到极致:身兼演员、场务、剧务乃至主持人等,而且演出工作两不误。
背后的力量还有为演出服务的各个工作小组:
秘书组——计划、通知、跟进、会议组织、问题协调……这些是筹备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2010年7月初筹备工作正式启动,自此,秘书组成员便如先锋一般,开始全力出动。从最初的筹备组织架构的搭建,到各项计划的制订、执行和落实,再到彩排、演出期间各组现场的对接、协调。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秘书组凭借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责任心和协作的精神,一起奋斗,传达筹备信息、跟进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现场组——现场组是“苏宁之夏”的管家,从场地租赁、交通工具选择、嘉宾席和观众席的桌椅摆放到工作人员的就餐,现场组的每个人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行政组——晚会前,他们最先进入筹备现场,日夜轮流搭建舞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