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3)(2 / 3)

的工作氛围,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员工思想教育,企业立志打造百年品牌,同时不断培育员工成长起来做事业经理人,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创价值。比如“1200工程”员工,早在入职培训时就通过到基层锻炼,来强化做事踏实的风格。

针对零售连锁业某些急功近利的风气和浮躁的做法,张近东说:“我觉得零售业是无法投机的行业,它需要踏实地去做,如果苏宁坚定地按照我们既定的目标做下去,优势是会不断扩大的。”苏宁人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百年苏宁的伟大工程之一。因为无论多么大的工程,都是由每一个细节的事情组成的,如果能把每一个细节的事情做好,最终的结果一定是最好的。

服从投入

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千千万万人辛勤投入的结果;所有优秀的企业,都有一群敬业者夜以继日地奋斗着,每一滴汗水都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在工作中,苏宁人不仅服从,而且还非常投入。俗话说,“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投入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认可与认同。

王武军是渭南苏宁东风街店的一员,2005年7月入职后,经过培训进入信息部,负责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不久,随着新系统的上线及组织架构整合,领导鼓励职能部门的人员转至一线销售岗位,增强销售队伍力量。转岗后,作为“新员工”,销售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更快地了解销售流程,在销售工作上有所突破,他一方面从督导那里借来大量学习资料,一方面在现场跟促销员和营业员学习,只要有顾客光临空调柜组,他总是第一个迎上去热情接待,刚开始还需要其他人的配合,不久就可以独立完成销售了。

空调“大忙”结束后,由于他表现突出,加之彩电柜组对销售人员的需求,店长将他从空调柜组调到彩电柜组。当店长征求他本人意见时,他憨憨地笑着说:“那有啥问题?彩电现在缺人,我服从安排。”

因为投入,所以杰出。经过历练,王武军对销售技巧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业绩突出,屡屡得到领导及同事的好评与赞赏。

迅速行动

速度就是力量。一架装载有400名旅客的波音747客机,重量达好几百吨。当它滑上跑道,加速滑行之后,就能一飞冲天,这就是速度的力量。速度就是机会、就是胜利,百米跨栏赛场上,刘翔就是以百分之几秒的速度优势领先对手撞线,成为“世界飞人”。

苏宁人的工作作风就是“迅速反应,马上行动”,在快速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办法、排除障碍,即在运动中解决问题。面对任何问题和困难,不等待、不拖拉、不推卸,更不能找理由、找借口,行动解决一切。其实,很多问题只要快速行动,就可以迎刃而解。

苏宁如今有15万名员工,每人每天浪费1分钟的时间,那就是

150 000分钟,换算一下:150 000分钟约为2 500小时,按每天8小时工作制计算,约312.5天,这是多大的浪费!所以,面对的工作再庞杂,任务再艰巨,也要快速行动。而行动速度的快与慢,关键在于速度意识。快速思考,用最快的速度理解任务,寻找思路,迅速行动,无疑是制胜的关键。

从“四个标准”到“七个标准”,我们可以看到苏宁对人才要求有两个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是“三热爱”强调感情上对苏宁的投入与融入。的确,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只有“热爱”才会有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的投入,才会有全力以赴的行动,才会有对结果的执著追求,才会有始终如一的昂扬激情。如果到苏宁来只是为了谋取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他的工作动力是十分有限的,其行为结果也可想而知。

二是突出了对工作精神、工作作风的要求。是否是人才,是怎样的人才,必须通过工作的过程和结果来体现。苏宁重视结果,但同样重视过程。因为过程是结果的保证,没有拼搏的工作精神、踏实严谨、迅速行动的工作作风,要想获得好的业绩结果,只能靠碰运气。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我们深切感受到,成为行业领跑者后的苏宁,面对未来的竞争和发展,更加重视人才,更加讲求以人为本,用人制胜。

打造苏宁人的“流水生产线”

连锁经营的核心就是“复制”自己的经营管理模式,连锁经营能否成功,取决于“复制”是否走样、“复制”速度的快慢、“复制”成本的高低。因此,连锁企业就好比复印机,经营管理模式就好比是所需复制的文件。一台好的复印机,可以将文件清晰而快速地复制出来;一台差的复印机,则未必能做到。而决定这台“复印机”好坏的,就是连锁人才。

2002年,苏宁在全国连锁发展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为了满足对人才的大规模需求,苏宁创造性地打造了一个行业内独一无二的人才培养培养体系——人才大规模定制化培养。张近东说:“现在有许多产品是用流水线方式生产出来的,我看我们也可以打造一条特殊的人才流水生产线,专门生产人才。”

系统化培训——快速打造苏宁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