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8> 第18章 五月(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五月(4)(1 / 3)

5月4日。广州非常国会通过《修正军政府组织法》,孙中山辞职。会议出席人数84人,以超过四票的多数通过了汤漪提案,改设七政务总裁制。孙中山即命内政总长居正将大元帅辞职咨文送交国会非常会议,并通电辞大元帅职,指出:“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7日,留沪国会议员林森等27人电广州国会非常会议暨孙中山,挽留孙中山,不许辞职;要求军政府改组案延期至6月12日正式国会召开时讨论。10日,陈炯明通电反对改组军政府,指出此种合议制之组织不伦不类,将来结果,适当其反。同日,代理粤督莫荣新下令解散军政府陆军部警备队,并通令各县解散陆军部所设之招兵机关。11日,孙洪伊电广州国会非常会议,反对改组军政府。12日,莫荣新以私通敌人、不服军令、破坏大局为名,逮捕兼任军政府陆军部长和韶州镇守使滇军第三师师长张开儒,枪杀次长崔文藻,并劫掠陆军部,毁其匾额。18日,国会非常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修正目的为保持护法之统一与发展;军政府的基础、性质和职权,与原组织法基本相同,更强调国会非常会议的作用;军政府以由国会非常会议所选出之政务总裁七人组织政务会议,行使其职权;政务会议以政务总裁一人为主席,由政务会议推定之;军政府设立各部直隶政务会议等。护法各省自立政府职权,一仍其旧。同日,伍廷芳、林葆怿、莫荣新、吴景濂通电解释改组军政府之原因。孙中山咨国会非常会议,派居正为私人代表,办理军政府交代事宜。20日,国会非常会议开会选举总裁,出席议员120余人,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林葆怿、陆荣廷、岑春煊当选为军政府政务总裁,岑春煊为主席。21日,国会非常会议分电唐绍仪、唐继尧、孙中山、林葆怿、伍廷芳、陆荣廷、岑春煊七政务总裁,请迅速就职,并肩巨任。同日,孙中山发表临行通电和《留别粤中父老昆弟书》,要求国人务以护法为急务,贯彻始终,国会诸君负代表民意之责,使正式国会依期召开,并指广东政局“举全国所未有恶德乱政无不备之”,勉励粤人“夙夜孳孳而致力于所谓培养民力,扶持风俗,发展自治”。随即乘日轮“苏州丸”离广州赴汕头。孙中山还致函缅甸国民党支部,说明辞职不过在粤计划中挫,此后救国宗旨决无更变。

5月5日。留日学生在东京召开各省各校代表会议决定组织“大中华民国救国团”。4月24日,留日学生救国团分电冯国璋、段祺瑞,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协定》。28日,留日学生集会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密约,参加者16省籍共千余人,议决:通电否认亡国条约;派代表回国号召开国民大会;发表中、英两国文字宣言,警告全国父老,要求友邦支援,并议定一俟交涉无着,即应全体回国。是日,留日学生开会决定于20日前一律回国,议决:大中华民国救国团由全体留日学生组织之,以一致对外、决不涉及内政为宗旨;归国时,由各省同乡会长及其代表统率该省学生全体取一致之行动;各省先派四人以上为先发队,半往北京,半往上海,由东京出发,日期定于七八两日。先发队员有李达、王希天、阮湘、易克嶷等。7日,旅日留学生集会反对中日协定,多人遭日警拘捕。8日,旅居东京中国留学生开始罢学归国。12日,“留日学生救国团”设总部于上海,推举王兆荣为干事长,力阻中日共同出兵西伯利亚交涉。13日,“留日学生救国团”于天津设立支部,与上海南北呼应。14日,归沪留日学术研究会通电全国各机关团体,请严拒与日本签订密约。15日,中华留日学生通电请全国拒绝政府与日本缔订密约。17日,北京政府令派江庸为留学日本之学生监督。教育部以留日学生为中日协定事引起回国风潮,电驻日公使章宗祥,请训谕留学生勿轻举妄动。旅沪留日学生致电教育部,申明反对中日密约出于爱国义愤,并非暴烈分子。22日,教育部布告训诫留日学生及监督。26日,江庸召集归国学生谈话,敦劝留学生及早返日就学。留学生上请愿书,请政府正式宣布《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内容,以释群疑,徐图善后办法。28日,教育部布告:限在京留日学生于6月10日以前各回原校就学,违者开除学籍。29日又布告:限在上海及原籍之留日学生于6月中旬以前返日就学。31日,留日学生救国会致函各省督军,请合力电请政府取消中日军事协定。6月2日,留日学生全体代表王兆荣、阮湘等具呈教育部申述罢学归国,纯系爱国心之驱使,甚望政府谨慎外交,勿丧国权。并具呈北京政府请宣布中日军事协定,以破日本阴谋而安国人之心。留日学界发表敬告同人书,决议以学术报国。

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第一届年会会议于江苏省教育会召开,到会者1000余人,有27所职业学校展览“成绩品”。展品征集自职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甲种农工商业学校、乙种农工商业学校、农工商业家事等补习学校、小学校附设农工商业家事等职业科等,其中有农作品和农业制造品,铁、木、竹、藤、粘土、厚纸等工艺品,裁缝、刺绣、纺织、结线、制鞋、制帽等家事艺术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