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以有贺忠袁,但有贺亦日本人,彼之理想中日亲善,即是元老主义。”日本内阁决议让步之点,与最后通牒内容大致吻合。可见,日本此时业已决定放弃第五号要求。24日,陆宗舆电告外交部说:“有贺君云:日内阁一变态度,轻减要求,虽有他因,而却以元老监制不能行再后手段之故。深望中国亦一变态度,顾全元老面子。将来必要时,尚可以元老意向牵制内阁。”
内务部呈准第四期名事试验办法。内务部去年开始知事试验时,曾声明举行四期。但前三期试验及格及获准免试者,已达2300余人,足够任用。内务部请求袁世凯批准此次试验过后应暂行停办。又,此次报名考试者将近万人,应事先预定本期考取甲乙等人数最多不超过800名,以免“录取过多,仕途致形拥挤”。袁世凯批令照准。
袁世凯授予香港总督梅含理一等文虎章,以表彰他在引渡人犯方面“和衷办理,推诚相助”。
4月22日袁世凯嘉奖农商总长张謇兄弟办理家乡江苏南通县自治事宜成绩卓著。褒奖令称:“凡地方教育实业及一切自治事宜,弟昆竟爽,甘苦咸同,遐迩闻风,争相仿效,遂使偏隅一邑声誉为全国之冠。该总长兄弟毅力热诚,洵堪矜式。”为此,特向其颁赠“观乡知道”匾额,“为热心自治者劝。”
4月23日至5月12日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在天津举行。会议由直隶教育会发起召开,除贵州、广西两省未派代表外,其他18个省区均派出代表参加了会议,到会代表51人。本次会议会期20天,由直隶省教育会正副会长张佐汉、刘续曾任该会正副主席。该会是由各省教育会推选教育家组成,讨论教育改进的专家会议。到1925年,联合会共召开11次会议,所通过的议案大多都为教育部所采用。
4月25日袁世凯谕令嘉勉有贺长雄。袁世凯得悉在日本元老的影响下,日本内阁已于20日议决对华交涉作出一定让步。他对有贺长雄在日本活动元老的情况深为满意,为此,本日谕令参议曾彝进致电有贺表示嘉勉。电文说:“执事为中日亲善,惨淡经营,备受劳苦,感佩交深。元老以亲善主义,实获我心,堪为东亚大局幸贺。”又称:“本国极愿和平速结,但侵主权,大负民意,政府万难负此责任。恐因此人民对友邦感情日恶,后虑益多,并使友邦对列强信用有损,又非同种大局之幸事。兹据前因……不徒为本国计,兼为友邦计,区区苦心,知时者当能见谅。”言外之意,又希望日本元老能再接再厉,继续推动日本内阁多作些让步。
4月26日日本向中国提出最后修正案。会议停顿十天后,日本公使请求复会,提出日本政府总括的第二次修正案,总计24款。声称“此系日本政府最后之让步。”同时声明,如果中国政府能将24款全部承认,日本政府同意在适当时候,附加条件,将胶澳交还中国政府。该修正案虽然改变提法,将第二号前文中日本在南满东蒙享有“优越地位”改为商务特别关系,并将第五号的性质改为换文或由中国外交总长发表声明的形式,但实质内容并无多少变化。
袁世凯令给舍身救人的英国船员佘乐颁赠匾额。上年12月11日晚,英商太古洋行一艘轮船进泊山海关码头时,一名华人水手不慎失足落水,该船大副英国人佘乐跳水救人,由于风浪太大,不幸与华人水手一同溺水身亡。佘乐父母表示“愿得中国政府之恤章执照以为荣幸”。今日,袁世凯批令赠予“舍生取义”匾额,以示奖励。
4月27日张謇以“乡事羁牵”为由辞去农商总长职务,袁世凯令张謇仍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并任命为参政院参政。同日,袁世凯任命周自齐继任农商总长一职。
袁世凯任命周学熙为财政总长。
4月28日财政部呈准设立全国烟酒公卖局,5月3日成立。5月30日,公布《全国烟酒公卖局暂行章程》和《全国烟酒公卖暂行简章》。
政事堂铨叙局拟订《考验及第留学生分部分省任用办法》。《办法)规定对考验及第留学生:(一)、按所学专业分派。法科派司法部,政治科派内务部、外交部或审计院,政治经济科派财政部或审计院,经济专科派农商部、交通部或审计院,文科、理科派教育部,农科派农商部或教育部,矿科派农商部,医科派内务部或陆军部。(二)、按考验成绩任用。超等及第留学生分部以后,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尽先任用;甲等及第、乙等及第留学生分部后,分别学习一年、两年期满后,有成绩者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任用;丙等及第留学生分省学习,以荐任、委任相当各职酌量任用。按照该办法,政事堂铨叙局于本月29日将考验及第乙等以上留学生分派各部院任用。计有:外交部一人,内务部9人,财政部22人,陆军部1人,司法部2人,教育部17人。
4月29日袁世凯任命蔡乃煌为苏、赣、粤三省禁烟特派员,袁世凯派员稽查三省烟土走私问题。
4月孙中山批准多起任命。3日,委曾杰为河南革命军司令长官。7日,委萧佛成为暹罗支部长。12日,委魏诚为江西筹饷局长。16日,委夏之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