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立海岸警卫队,以对付走私和援救海上遇难者。
东线:德军第9军在博利马对俄军使用毒气。
彼得格勒(前圣彼得堡据):报,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德皇宣战前天于海牙国际法庭提请仲裁。
卒:
安·惠特尼,美国雕刻家(1821年2月9日生)。
袁世凯颁布“援卿令”
1月1日袁世凯颁布一系列“授卿令”,广授卿衔。根据上年7月28日公布的文官官秩令,袁世凯本日授国务卿徐世昌为上卿;政事堂左丞杨士琦、右丞钱能训、外交总长孙宝琦、内务总长朱启钤、财政总长周自齐、农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梁敦彦、清史馆馆长赵尔巽、审计院院长李经羲、税务处督办梁士诒、蒙藏院总裁贡桑诺尔布、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周树谟、参政院副议长汪大燮为中卿,赵尔巽、李经羲、梁敦彦均加上卿衔;司法总长章宗祥、教育总长汤化龙、大理院院长董康、都肃政史庄蕴宽为少卿,章宗祥、汤化龙加中卿衔。政府高官中除陆、海军两部总长外,尽授卿衔。授卿令的颁布,是袁世凯筹划帝制的先声。
袁世凯颁布《附乱自首特赦令》。“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被迫逃亡国外,以图再举。孙中山在日本组建新的革命政党——中华革命党,一面联络海外侨胞,积极筹款,宣传反袁革命,一面不断派人回国开展讨袁活动。以黄兴为首的另一派虽蛰居南洋、日本、北美等地,声言缓进,但也并没有完全停止革命活动。在此形势下,袁世凯为了打击、分化革命党人,加快扫清帝制障碍,在对革命党人实行残酷镇压的同时,又于本日公布《附乱自首特赦令》。规定“在********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犯附和乱党之罪,凡系被胁或系盲从、查无扰害行为而实非甘心从逆者,无论在国内在国外,得因其自首特赦之。”
袁世凯申令国民教育以“忠孝节义”为本。申令称,兴学为立国要图,要使中华民族成为大仁大智大勇之国民,则务必“于忠孝节义植其基,于智识技能求其缺”。袁世凯并命令教育部切实筹办国民义务教育。本月6日,教育部据此拟定《提倡忠孝节义施行方法》,提出“采取经史,编入课本”,“阐扬效忠之精义,勒成专书”及编写歌曲、制作图画等方法,宣扬孔孟之道,“总期于忠效之教,节义之端,传诸民间,布在学校”。袁世凯批示:教育部要从速编订教科书,并提出“初等小学应将《孟子》列入科目,高等小学应将《论语》列入科目,俾资诵习,用端趋向。至于编译西籍,并应择其阐明道德、有益身心者,广为搜集,分别译行。”(《政府公报》,1915年1月7日)向学生灌输忠孝节义思想是袁世凯帝制活动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为经费困难,致电在美国负责联系捐款的戴德律,请其设法寄些汇款。本月9日,戴德律答复说目前不行,因为美国实业界的熟人认为,捐款会使他们的财富减少。孙中山在流亡期间,一个经常困扰他的大问题就是向海外华侨筹措活动经费常常受阻。
全国铁路本日起实行统一铁路统计年报。这是中国铁路有统一会计统计年度的开始。
中国第一无线电站在吴淞、广州两地建成竣工,并于本日开始收发电报及海上船舶通讯业务。
1月3日参谋部为培养海陆军飞行人才而设立的北京航空学校首届毕业生34人举行毕业典礼,袁世凯和参谋总长黎元洪均派代表出席典礼。
1月4日中俄蒙讨论对蒙古自治权限问题。中俄蒙恰克图会议举行第22次会议,讨论外蒙古自治权限问题。会议达成两项协议:(一)北京政府承认外蒙古拥有办理内政及订立工商条约的权利;(二)中俄不得干涉外蒙古自治政府的内政。
1月6日袁世凯颁布《权度法》与《权度营业特许法》。外国侵略与内乱不止,近代中国长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全国经济大市场,而各地度量衡制的混乱不一,也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一大重要原因。农商总长张謇为了整顿权度,特拟定了改革办法,建议采用国际通行的度量衡制度,同时保留中国度量衡旧制,并规范二制间的换算标准。本日,袁世凯颁布《度法》规定以营造尺库平制(旧度量衡)为甲制,以万国权度通制(公制)为乙制,两制并行。同日,还颁布了《度营业特许法》。
贵州巡按使龙建章呈请允许拨留该省盐税。龙建章称,贵州省每年支出一千四五百万元,收入却不过二三百万元,年财政赤字平均高达一千一二百万元,再过三年,全省的金钱将搜刮一空,遍地饥民,尽成乞丐。为此,请求中央政府允许拨留该省盐税收入,以延民生。18日,政府答复由财政部负责筹款80万元予以接济,但所请留黔省盐税,则碍难照办。
台湾基隆东海中发生7~8级地震。
1月7日外交部照会英日驻华公使声明取消山东战区。上年11月7日,驻守青岛的德国军队被迫向日军投降,日本完全攫取了德国在中国抢占的势力范围,此后,日本一直以战胜国自居,对中国青岛和胶济铁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