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4> 第18章 六月(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六月(1)(1 / 4)

奥地利王储在萨拉热窝被刺

6月28日。今天欧洲到处感到冲击波的压力,因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暗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大公弗朗西茨·斐迪南德和他的妻子霍恩伯格公爵夫人。当他们的汽车穿过波斯尼亚萨拉热窝的大街时,他们双双中弹身亡。查明行刺者是个19岁的波斯尼亚学生,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他从手枪里射出7粒手弹。一粒子弹击中公爵夫人的胃部;另一粒子弹;打中大公的脖子,几乎是立即身亡。公爵夫人在送往医院途中身亡。

大公和他的妻子在被刺杀之前警方报道普林西普对行刺毫无懊悔之意。暗杀者告诉一位法官他要替受压迫的塞尔维亚人报仇。有迹象表明这些暗杀活动是塞尔维亚组织的政治阴谋的一部分。

这天的早些时候,有一次暗杀大公的未遂企图。他和公爵夫人正驱车前往萨拉热窝市政厅参加一个招待会,突然一颗炸弹扔到他们的汽车上。一位目击者说:“由于大公反应迅速和沉着,炸弹没有达到目的。他从汽车座位上拾起炸弹,扔到大街上。我几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

炸弹爆炸时,8人受伤,包括大公的副官。警察逮捕了一个叫加布里诺维克斯的年轻人。他们说他是一个在黑塞哥维亚当排字工人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据说他也没有懊悔之意。

在第一次事件后,队伍继续前往市政大厅,大公在那里气愤地宣布:“诸位先生,真是令人不能容忍。我们来到萨拉热窝访问却有人向我们投炸弹。”开始,大厅里的群众不明白大公在谈些什么,后来,当他们得知有一个人试图用炸弹杀害他时,很多人欢呼起来。

有人告诫弗朗西茨·斐迪南德不要到波斯维亚去,但是他没有理睬。一位塞尔维亚部长说巴尔干半岛对奥匈帝国很有反感。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皇室家族中大公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倾向于在这紧张地区做些让步。他曾希望给予斯拉夫人更多的自主权,甚至可能在巴尔干半岛创立第三个君主国。

整个欧洲似乎对这些暗杀活动有一种不祥的反应。从罗马教廷发来的报道说,庇护教皇重病在身,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祈祷。他昏厥过去并不得不由他人护送他回房间。威廉二世中断了在波罗的海的一次赛马,匆忙回到柏林。弗朗兹·约瑟夫皇帝病倒了,他说,“可怕,太可怕了,我悲伤极了。”在伦敦,每日新闻写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伦敦泰晤士报说它使世界的良心在发抖。

普林西普立即被塞尔维亚警察逮捕

维也纳报纸喀琅思——

蔡通的标题“萨拉热窝的灾难”

勒费弗尔获法学博士学位

(1914~1973)泰奥多尔·勒费弗尔,比利时首相,1961~1965年在任。1914年生于根特市。获法学博士学位。1946年起任根特—伊克洛地区众议员。1950~1961年任基督教社会党主席。1958年获国务大臣荣誉称号并为欧洲议会议员。1961~1965年任首相。1968~1971年任负责科学政策的无任所大臣。任首相期间,组成了被人们称为勒费弗尔—斯巴克“勤政内阁”的政府,极力调解地区之间的歧见,并在1963年制定了语言区法,规定比利时划分为法语、荷兰语和布鲁塞尔荷、法双语等三个语言区。之后,又与当时闹罢工的医生协会经过—段冲突后签订了圣—让协议。

黄劭显中国铀矿事来创建人之一

(1914.6.30~1989.8.10)中国铀矿地质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于山东即墨。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1949年后在西北地质局、地质部第二办公室、第二机械工业部地质局任只。历任二机部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剐总地质师、副所长、科技委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铀矿地质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曾发现和勘探宁夏贺兰山地区小松山路铁矿,对沙岩铀矿成矿理论提出了独特见解,对勘探找矿起了指导作用。在铀矿地质普查勘探、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中做出了贡献,是中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创建人之一。1989年8月10日在北京逝世。

米斯特拉尔·让·艾蒂

安·弗雷德里克获诺贝尔文学奖(1830~1914)用奥克语写作的法国作家。1830年出生于外省的马伊安纳,1914年在出生地去世。其父为一富裕农民。按照父母的愿望,米斯特拉尔从小接受的是一种资产阶级式的教育,先后在马伊安纳、圣·米歇尔·德·弗利戈拉,阿维尼翁,杜布依等地的学校求学,最后于1851年在埃克斯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早在杜布,依求学期间,米斯特拉尔就结识了后来著名的奥克语作家约瑟夫·卢马尼尔,从此决心致力于振兴奥克语民族,用他的天才来弘扬普罗旺斯的美丽,并使它的语言获得新生。他最早的奥克语创作是1848年写的一首农事诗《收获》。他自称要做“伟大荷马的谦卑学生”,1851年开始写作一部共有12章的史诗《米莱依》,后于1859年发表。这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