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年鉴之1916> 第21章 宗教哲学(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宗教哲学(4)(1 / 3)

《白领》(White Collar:America′s Middle Classes)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

《性格与社会结构》(Character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sychology of Social Institutions)与格斯合著,纽约,哈考特布雷斯出版社1953年版;伦敦,劳特利奇出版社1961年版。

《群体社会与自由教育》(Mass Society and Liberal Education),芝加哥,成人自由教育研究中心1954年版。

《权力的精英》(The Power Elite),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起因》(The Causes of World War Three),纽约,1958年版;伦敦,塞克尔和沃伯格出版社1959年版。

《社会学的想象》(The Soeiological Imagination)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听杨基之歌》(ListenYankee: The Revolution in Cuba)纽约,1960年版;伦敦,塞克尔和沃伯格出版社1961年版。

《马克思主义者》(The Marxists)纽约,都尔出版社1962年版;伦敦,企鹅出版社1963年版,

《权力政治与人民》(Power,Politics,and People:The Collected Essays of C.Wrght Mills)由哈瓦兹编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3年版。

《社会学与实用主义》(Sociology and Pragmatism: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哈瓦兹编辑,纽约,1964年版。

Ⅱ.其他

《来自马克斯·韦伯》(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与H.格斯合编译,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46年版。

《人的形象》(Images of Man:The Classic Tradition in Sociological Thinking)(编辑)纽约,1960年版。

研究著作:

《C.赖特·米尔斯的世界》(The World of C.Wright Mills)由艾普斯克尔著,纽约,1960年版;《新社会学》(The New Sociology:Essays in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Theory in Honor_ of C.Wright Mills),哈瓦兹编,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C.奈特·米尔斯》(C.Wright Mills:An American Utopian)哈瓦兹编,纽约,自由出版社1983年版;《理智的紊乱》(The Incoherence of the Intellectual,C.Wright Mill′s Struggle to Unite Knowledge and Action)波勒曼著,红与黑出版社1973年版。

C.赖特·米尔斯虽然同被他称为“科学家”和“大理论家”的当代社会学派分道扬镳了,但却一直是社会学中极端人道主义的卖力鼓吹者。对米尔斯来说前者徒劳地企图把社会化归成与古典物理学研究相似的客观理象,而后者则是面对着回避经验观察的空洞一般层次进行反思。米尔斯本人认同于社会学家中的“第三阵营”,意在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提出根本置疑:对于社会整体,对于单个的男人和女人,社会学有何意义,它同历史潮流和未来趋势又有何关系。米尔斯鼓励一种活泼生动的深层意义探索,反对被职业和官僚化的胆怯弄成琐碎不堪的流行倾向。他力图用一种清明的社会现实感和真诚的人道主义关怀来取代方法论上的遮遮掩掩。“IBM加现实再加入道主义等于社会学”(IBM+现实+人道主义=社会学)。他提出,保守主义可成为地方主义和惰性的大本营,而自由主义则已软弱到了只是迎合已成事实的地步。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学研究至关重要,但这并不是因为它是有效的(对米尔斯来说它的大部分并不有效),而是因为它在政治上、社会上是重要的。而这同它的科学合理性是相去甚远的。

米尔斯的方法是社会学讨论的方法,他是把统计学研究和亲自现场调查以及对社会历史和思想史予以充分把握相结合的好手。(他厌恶靠帮手跑来跑去死板地负责行政性问卷表的研究方法)他试图构成一幅各种个案——移民、精英和白领工人研究的传记性图景。米尔斯勾画社会复杂图像的中心概念是权力概念。他抛弃任何关于是否政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