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第12章 概念要明确(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章 概念要明确(3)(1 / 3)

理论探讨 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也就是按一定标准,把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分成若干小类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如“社会产品”这一概念以产品的用途为标准,可以划分为“生活资料产品”和“生产资料产品”两小类,这就是划分。划分由三部分组成:被划分的概念(例中的“社会产品”),称为划分的母项,划分后所得的概念(例中的“生活资料产品”与“生产资料产品”),称为划分的子项;划分时所依据的标准(例中的产品用途)称为划分的根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划分必须遵守以下三条规则:(1)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否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错误。(2)每次划分必须按照同一标准;否则,会犯“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3)各子项外延必须不相容;否则,会犯“子项相容”的错误。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把人分为男人、女人和儿童,就犯了“多出子项”(儿童)的错误,也犯了“子项相容”(“儿童”分别与“男人”和“女人”是相容的)的错误,还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一会儿是性别标准,一会儿是年龄段标准,不同一)。

19.时间哪里去了?

乔治说:“玛丽,你已经有半个月没有来上课了。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从你父亲那里,我得到证实,这半个月里,你并没有生病。对此,你能作个解释吗?”

玛丽说:“乔治先生,我没有时间到学校上课呀!”

乔治说:“别的学生可有时间。”

玛丽说:“反正我没有时间。”

乔治说:“请说一下理由。”

玛丽说:“乔治先生,我每天要睡8小时,一年365天,8×365,总共是2920小时,一天有24小时,2920除以24,这样,一年中我有122天在睡觉。这是不错的吧。还有,按我们美国的规定,每个星期的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不用上学,这样,一年中有104天我可以不来上学。此外,我们还有60天的暑假。乔治先生,我一天吃饭花了3小时,一年的吃饭时间就是3×365,这等于1095小时,1095除以24,即45天。乔治先生,一年中,我吃饭时间相当于45天,这45天,我也是不用上课的。还有,乔治先生,我是孩子,现在正是我长身体的时期。我每天还要去赛马场、游泳馆锻炼,就算2小时吧。那么,一年也要有2×365=700小时,即30天左右。”

玛丽继续说:“现在,我把这些数目加起来:睡眠122天,周末104天,暑假60天,用餐45天,课外活动30天,总共花费361天。仅剩下4天作病假,而且我还没有把寒假和学校应放的节假日算进去呢!您看,乔治先生!我哪有时间上课啊!”

玛丽的言论,错在哪里呢?

逻辑分析 玛丽的计算方法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我们以周末104天和暑假60天为例来分析一下。这164天中已经包含了睡眠、用餐、课外活动的内容了。玛丽在计算中,把睡眠、用餐、课外活动又单列出来,这就是重复相加了。从逻辑上说,是属于“子项相容”的谬误。不仅如此,她在对一年365天进行划分时,一会儿按照是否“处于睡眠状态”为标准,一会儿又以是否“处于课外活动状态”为标准等等,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的错误。还有,又漏掉了“寒假”和“学校自己应放的节假日”等内容,犯了“划分不全”的错误。

八、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下)——定义

(一)定义的结构和作用

20.人是什么?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前来向大哲学家柏拉图请教说:“先生,请问‘人’到底是什么?”哲学家沉思片刻,回答说:“人是会用双腿走路的动物!”

听到哲学家这样的回答,年轻人点了点头就离开了。第二天,年轻人抱来了一只鸡。“请问先生,这只鸡会用双腿走路,那么,鸡也是人了?”哲学家想了一下回答说:“人是会用双腿走路,但没有翅膀的动物”。

听完哲学家这样的回答,年轻人又点了点头,回去了。第三天,年轻人带来一只猩猩。“先生,这只猩猩会用双腿走路,而且也没有翅膀,那么,猩猩也是人吗?”哲学家又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人是会用双腿走路,而且没有翅膀,身上又没有毛的动物。”

听完哲学家这样的回答,年轻人又点了点头回去了。第四天,年轻人将猩猩身上的毛剃光,又带来见哲学家。“先生,这只猩猩会用双腿走路,而且没有翅膀,身上又没有毛,那么,猩猩是人吗?”

哲学家思考片刻,露出微笑说:“你真是一个聪明的朋友啊,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人到底是什么:人是会思考的动物,就像你一样。”听到哲学家的回答,那年轻人就决定成为这位哲学家的徒弟。

逻辑分析 哲学家在和年轻人的对话中不断修改自己关于“人”的定义,最后得出一个相对正确的定义(结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

理论探讨 那么,什么是定义呢?它的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