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第11章 概念要明确(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章 概念要明确(2)(1 / 4)

理论探讨 那么,什么是“包含于”关系呢?设有任意两个概念s、P,它们外延之间所有可能的关系共有五种。第一种关系叫“包含于’’关系:如果所有的S都是P,但有的P不是S,则S和P是包含于关系。如“白马”和“马”之间就是这种关系。第二种关系是“包含’’关系:如果S和P是包含于关系,则P和S就是包含关系,如“马’’和“白马”,“马”囊括了天下所有的“白马”。第三种关系是交叉关系:若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并且有的P不是S,则S和P就是交叉关系,如“白马”和“千里马”、“干部”和“党员”就是这种关系。第四种关系是同一关系:如果所有的S都是P,并且所有的P都是S,则S和P是同一关系,如“商品”和“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同一关系,如图一所示。(图略)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尽管彼此可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所指,所指的外延对象是同一的。反过来说,利用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多方面揭示同一对象的多维属性。当然,这些属性在具体条件下不可能同时出现,只能让某一属性凸现出来。请看下一则《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

9.维多利亚女王

有一天晚上,皇宫里举行盛大宴会,女王维多利亚忙于接见王孙贵族,却把她的丈夫冷落在一边。丈夫很生气,就悄悄地回到了卧室。不一会有人敲门,屋里的人冷静地问道:“谁?”敲门人昂然回答:“我是女王!”门没有开。敲门人又敲了几下,屋里人又问:“谁?”这回敲门人和气地答道:“维多利亚。”可是,门依然紧闭。维多利亚气极了,想不到以英国女王之尊,竟然敲不开一扇门。她带着悻悻的心情回去了。可是走了一半,想想还是回去。于是又重新敲门,屋里的人仍然很冷静地问:“谁?”她心平气和地说:“你的妻子。”这一次,门终于开了。

逻辑分析 这里,“女王”、“维多利亚”、“你的妻子”三者虽有相同的所指,但有不同的舍义。但是,在婚姻生活中,只能让“妻子”(或丈夫)的角色彰现出来,其他角色应当隐退,因为夫妻双方不应有身份、地位的不同。

五、概念间的关系(下)——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0.生死签

从前,在某个国家里有这样一种习俗,每个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在处死前要抽一次签,这是他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次希望。这种习俗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小匣子里放着两张纸签,一张纸签上写着“生”,另一张上写着“死”。如果犯人抽出的是写着“生”的纸签,那么他就获得了赦免;如果他抽出的是写着“死”的纸签,那他就倒霉,被立即处死。

这个国家的国王手下有两个大臣:一个好,一个坏。坏大臣为了独自掌权,总想把好大臣害死。于是他经常在国王面前讲好大臣的坏话。国王偏听偏信,决定第二天用抽签的办法来处理好大臣。坏大臣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彻底堵死好大臣的最后一条生路。

在抽签的前一天夜里,坏大臣逼着做签的人,要他把两张签都写成“死”字,这样,好大臣无论抽到哪一张,都难免一死。坏大臣以为这样定计万无一失。坏大臣走后,做签的人偷偷地给好大臣送了信,告诉他这一情况,请好大臣自己想办法。好大臣听后。沉思一会,要求做签人严守秘密,一定要把坏大臣所逼做的两张“死”签原封不动地保护好,请做签人放心,到时他必将获救。

第二天早上,当国王命令好大臣抽签时,好大臣毫不犹豫地抽出一签,马上就把纸签吞下去。国王不知道他吞下的是什么签,只好从匣子里取出剩下的那张签来推断好大臣吞下的是什么签。结果发现剩下的那个签上面写着“死”,国王想:既然一张“生”,一张“死”,剩下的一个是“死”,那么吞下去的那张一定是“生”了。于是国王只好让好大臣活下去了。坏大臣本来要使好大臣必死的,结果事与愿违,帮助好大臣逃脱了死亡。

逻辑分析 好大臣死里逃生的办法,从逻辑上讲就是利用了“生”签和“死”签的矛盾关系。国王根据从匣子里取出来的那张“死”签,能够推断吞下去的那张签写的是“生”,从而使好大臣得救。这体现了好大臣的智慧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11.马·门

一天,王爷骑马出门,路过阿凡提家门口。阿凡提刚好坐在门口和邻居聊天,看见王爷过来,就起身行礼说:“王爷,您好!”谁知王爷坏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刁难刁难阿凡提。只见王爷在马上把身子向上一伸,两只脚踩着马镫直挺挺地站在马上,朝着阿凡提问道:“你说我是上马,还是下马?”阿凡提早已看透了王爷的坏主意,他不慌不忙地一只脚踩在门外面,一只脚踩在门坎上,问王爷:“您说我是进门还是出门?”王爷干瞪着眼答不上来,只好在一片笑声中灰溜溜地放马跑了。

逻辑分析 这里“上马”和“下马”是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王爷除了“上马”或“下马”外,还有第三种情况:继续踩着马镫站在马上,既不上马也不下马。阿凡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样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