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西藏佛教> 第15章 噶当派(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噶当派(1)(1 / 3)

“噶当”二字的意思是指佛的所有言教均是修行的指导,均是有意义的。京俄仁钦培曾向宗喀巴大师解释此二字之义,云:”于如来教,不舍一字,悉了解为教授之义。”“噶当”二字也显示了该派重视佛教经论的学习。噶当派源于阿底峡,噶当派亦即阿底峡所传教法的主要继承者。

一、阿底峡、仲敦巴及传承

阿底峡(982—1054),生于东印度(今属孟加拉),出身王族,其父是国王喜吉祥,有三子,阿底峡是次子,俗名月藏。《阿底峡尊者传》中解释阿是大瑜伽,底是大班智达,峡是大比丘之意。①这是对他的一种尊称。藏传佛教界中又尊称他为”觉卧杰”,意译”佛尊”。他的法名叫吉祥燃灯智。阿底峡从小受到良好的印度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了语言学、因明学、医学、工巧,精通六十四种技艺。二十一岁时他成为佛教居士,并开始修习密法,依止小姑苏鲁、阿瓦堵第巴等人为师,成为一位云游四方的瑜伽师,辩败过外道师。二十九岁时在金刚座的佛寺出家为僧,全面学习佛教的经、律、论三藏。后听闻金洲大师法称(金洲是一个岛国,具体地望不详)之名,遂乘船前往金洲,从金洲大师学法。依止金洲大师共十二年,详学大乘经典。阿底峡视金洲大师是对他最具恩惠的上师,说他的慈悲菩提心也是从金洲大师那儿得到的。每当想起或说起这位上师的名号时,阿底峡总是双手合十放在头顶,口念颂词,特别显示对上师的恭敬和感恩之情。返回印度大陆后,阿底峡住在超岩等寺中,讲授佛法。阿底峡精通显密佛学及印度传统文化(包括印度其他教派的经典),拥有显密佛法的各种传承,修学并重,是当时印度极负盛名的大班智达。那若巴大师亦说阿底峡是主持佛教的人,对他的成就十分赞许。阿底峡虽广学大乘各种学说,但他以中观见为主。1042年,阿底峡受西藏古格王朝的邀请到达阿里,开始了他在雪域高原的弘法生涯。阿底峡在古格住了三年,期间他讲授佛法、解答疑难、著述译经,从未间断。1045年,准备返回印度时,路途受阻,恰逢此时卫藏地区的仲敦巴等人前来邀请,阿底峡遂打消了返回的念头。阿底峡在卫藏地区传教共达九年,主要活动于桑耶、拉萨、聂塘等地。1054年在聂塘去世。

阿底峡在西藏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的佛学著作,后收于《丹珠尔》中。他对藏传佛教的影响是巨大的,推动了佛教在西藏的复兴,培养出了仲敦、库敦等一大批佛门俊彦,纠正了西藏佛学界在显密方面的许多错误认识。阿底峡戒行精严,平易近人,有教无类,深得弟子们的敬重。格鲁派的各大寺院中,无不供奉有阿底峡的像,以此来纪念他利益雪域有情的功德。

仲敦巴·加卫迥乃(1005—1064年),西藏堆隆地方人。赴康区依止赛尊旺楚宣尼达十九年,受听了许多显密法,被称为居士法增。又从一印度学者扎策玛学习了梵文,精通了梵藏文的翻译。1045年,仲敦巴到阿里布让拜见阿底峡大师,并迎请阿底峡到卫藏传法。《至尊阿底峡大师传》等著作中称仲敦巴是度母预言的阿底峡弟子,并说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从此起,仲敦巴一直跟随在阿底峡身边,达十三年之久。获得大乘两大车轨师(龙树和无著)教法的精华,一切经论无有矛盾而修持的菩提道,及密法口诀等阿底峡大师所拥有的一切教法,成为尊者在西藏的惟一心传弟子。仲敦巴为人善良,品行高洁,对尊者十分恭敬,勤于侍奉而毫无怨言,师徒之间心心相印,彼此间的感情真挚而深厚。阿底峡尊者视仲敦巴为自己教法的继承人,谆谆教诲,也很赞赏仲敦巴的勤勉。因有了仲敦巴为首的弟子,阿底峡大师的雪域之行功德圆满,结下硕果,这也使尊者颇感欣慰。1054年,阿底峡大师在聂塘去世,由仲敦巴主持善后事宜,将尊者的舍利和遗物分赠各位弟子,为此他在聂塘居住了一年多时间。之后他北上当雄地方,于1057年创建热振寺,并一直住在寺内传法抚育弟子。热振寺成为噶当派的祖寺,仲敦巴开创了噶当一派。仲敦巴翻译过阿底峡的一些著作,改译过《智慧成就论》、《般若八千颂》等。仲敦巴因修学造诣高深,阿底峡的一些弟子也奉他为师。仲敦巴有三位杰出的弟子,即博多哇·仁钦赛、京俄哇·楚成拔、普琼哇·宣尼坚赞,史称”三昆仲”,他们将噶当派教法发扬光大了。

博多哇·仁钦赛(1031—1105年),者扎沃塘地方人,阿底峡尊者在叶尔巴时,他曾前往拜谒。在阿底峡的大弟子库敦处听了许多显宗教法。之后赴热振寺,在仲敦巴跟前学法,依止达七年时间。仲敦巴去世后,他虽居无定处,但一心修持,从不荒废时光。到五十一岁时,才开始传法。曾担任过热振寺住持,但因部分僧人对他不满,他遂离开了热振寺(在位时间或说一年,或说三年)。博多哇修习利益他人的菩提心,凡他人所作的损害、诋毁,他从不做报复之想。他讲授的教法以”噶当六论”为主,讲授佛学理论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晚年建博多寺。博多哇最杰出的弟子有朗日塘巴·多杰僧格(1054—1123年)和夏尔哇巴·云丹扎(1070—1141年),他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