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黄河北去> 第33章 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白银发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营造良好环境加快白银发展(1 / 3)

(2002年3月)

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展投资、建设、干事创业“三个环境”大讨论,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结合白银实际,认真开展讨论,营造良好环境,是搞好开放开发,加快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充分认识开展营造“三个环境”大讨论的重要性

良好的经济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营造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关系的一种特定表现。观念、体制、政策等问题解决不好,资源就不能很好地流动和配置,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环境的改善来聚集人才、注入科技、活跃资本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当今我国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东南沿海地区扩大开放开发、加快经济发展的实践,也早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我们西部地区要迎接机遇和挑战,实现经济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需要“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助外力壮大自己。这些都需要有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发展环境。省委、省政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决定开展营造投资、建设、干事创业“三个环境”大讨论,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扩大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结合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投资环境、建设环境、干事创业环境,同指发展环境。投资环境,主要是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优惠的政策和比较优势,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较强的吸引力,使投资者感到有钱可赚、有利可图。投资环境的核心是能否把投资者吸引来。建设环境,主要是各级政府要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寓管理于服务,对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的优质服务,使项目能够安全顺利地建成运营,发挥效用。建设环境的核心是投资者来了后能否顺顺当当地搞项目、搞建设。干事创业环境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能够以良好的作风,设身处地为投资者和各类人才着想,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和抱负、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的良好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创业。干事创业环境的核心是能否激发和保持所有立志创业干事者的热情和干劲。

软环境事关“硬道理”。营造“三个环境”,主要是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软环境的状况,是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形象的具体体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及条件。在硬环境相近的情况下,软环境就是资本,就是效益,谁能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软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开展“三个环境”大讨论,就是要以“软件”之长补“硬件”之短,以大讨论推动大营造,以大营造推动大开发,以大开发推动大发展。

二、切实增强开展营造“三个环境”大讨论的针对性

改善环境是一个涉及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投资、建设、干事创业大环境的改善,是以各方面的小环境的改善为基础的,开展营造“三个环境”大讨论,要紧密结合各方面小环境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原因,抓住症结,边整边改。

(一)把大讨论同大宣传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开放开发的舆论环境

思想观念落后,是发展环境不宽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一些干部群众中还存在思想不解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意识不强,“改善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发展意识不强,不能按照“你来发财,我求发展”的思路解决问题;机遇意识不强,存在“等、靠、要”思想;大局意识不强,一些群众因征地等问题,多次围堵建设工程,影响工程顺利进行;人才意识不强,不爱才、聚才,不诚心为客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必须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推进大讨论,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形成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确开展“三个环境”大讨论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环境意识,树立起“人人是环境,事事关系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把改善、营造投资环境变为自觉行动。

(二)把大讨论同转变职能、转变作风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快捷高效的办事环境

软环境问题也是体制性障碍的集中体现。体制不顺的问题表现在“三多”:一是计划指令多,往往习惯于给企业定指标、下任务,不善于帮助企业解难题、出思路,政府职能从管理转向服务的进程缓慢。二是“婆婆”多,政出多门,企业无所适从。三是审批项目多,审批手续繁杂,门槛过高,办事费力费时。一些部门、单位的工作作风不端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投资软环境的改善。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市、县、乡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明确职责,解决部门之间职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