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十六大精神中的这些新要求,对推进资源型工业城市经济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白银市是一个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工业经济占城市经济的65%,资源型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65%以上。从“一五”时期开发到现在,经过50年的创业发展,白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甘肃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黄河上游最大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由于多年来一直以矿产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体,接续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产业链条短,经济结构单一。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日益递减、开采成本递增,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等原因,致使大中型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主导产业增长乏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重新审视白银的市情,精心谋划白银的发展。实现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牢牢把握本世纪头二十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树立新的资源观和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为方向,以高新技术、高科技企业、高素质人才和现代科学管理为支撑,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走出一条资源型工业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
1.树立全新的资源观指导转型。转变观念、创新思想是经济转型的前提。推进资源型工业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改变矿产资源是唯一资源的传统资源观,树立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管理、环境等都是资源的全新资源观。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有形资源的依赖将会逐步降低,而对技术、人才、政策、环境的依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在有形资源优势逐步衰减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和充分利用好无形资源,使物质与非物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效运作,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聚集、增值和盈利。
2.明确现代加工制造业的产业方向自觉转型。白银立市的基础是工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也在工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分析白银市的工业现状和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走势,发展现代加工制造业,应是我们实现工业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我们要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加快发展。经过二十年左右时间的不懈努力,把白银建设成为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能源化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使全市工业化由初级阶段推进到中高级阶段。
3.加快老企业改造实现转型。企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基础。白银市依托矿产资源开采发展起来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数是资源型老企业,是白银城市经济的主体。实现经济转型,关键是要加快这些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进其产业、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尽快实现企业自身的转型。一是大范围进行资产重组。将主体企业和有效资产重组盘活,形成新的竞争力。二是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实现老企业由原料工业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的转变。三是大力度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发展。
4.扩大招商引资建设接续产业推动转型。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资源型工业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续产业的发展。对于白银这样一个市场发育程度低,资金、人才、技术相对缺乏的地区,必须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来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动经济的转型。去年以来,我们通过营造“三个环境”,积极参加各种项目洽谈会、交易会,特别是成功地举办了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项目洽谈会,共签约引进项目151项,投资总额93亿元,将为白银发展接续产业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看作转型的重要力量,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
5.依靠科技力量支撑转型。技术进步是经济转型的根本动力。白银经济的转型,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把高新技术作为第一增长点,第一推动力,着力建设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替代国外进口,处在技术领先前沿,能够创造较高附加值的生产企业,使白银的工业经济在转型中得到提高。一要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要把产业园区作为高新技术发展的载体。三要把科研院所作为推动技术进步的依托,为白银高新技术的发展建成产、学、研一体化绿色通道。
6.发展第三产业全面转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任务,像重视农业、工业一样重视三产服务业,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三产服务业的发展。要制定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参与兴办第三产业。要推进部分由政府配置资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