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领导培养下属的100条铁律> 第20章 量才而用,力争做到人尽其才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量才而用,力争做到人尽其才 (4)(2 / 3)

间分给职工。职工成为公司主人,立即面貌一新,惠普公司销售、生产各方面均呈现出一片新的气象。帕尔德曾经私下对朋友说:“人们都是有感情的,只要用仁义之心去对待他,他人也一定会用心回报你。”

“主人翁”三个字,看似平常,其实它所蕴涵的是一种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式心理契约的代名词。如何才能培养下属的主人翁意识呢?你不妨做以下尝试:

制定宽松政策

事实上,政策的目的在于表达组织、公司的意图,以概括的方式将部门的思想方针提供给下属。而下属只需彻底地了解部门的想法和理由,便可在受到较少限制的宽松的政策中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

培养主人翁意识

说起部门的领导者,人们总将其冠以“一把手”的头衔。仿佛只有他们才是部门命运的驾驭者。这种思维方式严重地限制了下属成为主人的意识,认为部门里的事与己无关,而是领导者的事。

让下属为“家”感到自豪

一位在IBM工作了20余年的老职工的名片是这样的:精致的名片上,一个蓝色镶金边的盾牌,上面写着“国际商用电器公司,25年的忠实服务”。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IBM公司却用这种方式对职员传递了对其25年辛勤工作的感激之情。

增强“家”的温暖

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举办一次集体“会餐”,让全体职员和他们的家属自由参加活动,大家都无拘无束,享受着彼此喜爱的食物,为各自所创造的业绩相互祝贺,培养出温暖的集体意识。

要记住,你的管理能力再强,如果下属表现冷漠,仍难推动工作。你必须使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负责人。只有真正关爱下属,才能让下属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对下属来说,一定要牢固树立主人翁观念,敬岗爱业,以主人的心态和强烈的责任心去思考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只有常怀主人之心,每天才会有好心情;常干主人之事,自己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事实证明,在所有成功人士的身上,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出这种主人翁的精神: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比关心“家事”更关心工作;主动积极、负责、奉献、坚持、追求成功、永不言败。他们不贪图名利、不计较得失,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以“怎样才能更好、怎样才能更快”的标准处理每一个工作细节。他们这样做时,可能没有刻意地想得到什么;但是,只要长期、坚持这样做,该得到的基本都能得到了。

现代管理理念中的主人翁意识应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中“用人以忠”的观念转化来的,只有每个人都是“家”的主人,你才会忠于这个“家”,守护这个家,并为它的兴旺而殚精竭虑。

10.突破防线——巧于激将升值潜力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适当使用激将法来激发下属完成任务的热情和信心、勇气和决心,也是很必要的。《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的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只有关羽、赵云二位将军,方可对敌马超。”这时,张飞听说马超前来攻关,主动请求出战。

诸葛亮佯装没听见,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

张飞说:“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

诸葛亮说:“你在当阳拒曹军,是因为曹操不知道虚实,若知虚实,你怎能安然无事。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也未必战胜他。”张飞说:“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当军令!诸葛亮看“激将法”起了作用,便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以为先锋!”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针对张飞脾气暴躁的性格,常常采用“激将法”来说服他每当遇到重要战事,先说他担当不了此任,或说怕他贪杯酒后误事,激他立下军令状,增强他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的斗志和勇气,扫除轻敌思想。

中国人好面子,怕丢面子,这也是激将法在某些人身上屡试成功的原因。下属本来觉得很难办的一件事,但只要你拿话一激他,稍稍碰一碰他的面子,他的自尊心就会使他一跃而起去挣“面子”。所以,作为一名领导,一定要善用激将法,这样不仅能使你的下属圆满完成任务,有时还会发掘出下属身上原来未曾显现的才能。

巧妙的“激将”,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手段:

恭维激将法

常言道:十句好话能成事,一句坏话事不成。“高帽子”谁都喜欢戴,恭维话谁都喜欢听,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恰如其分地适当恭维肯定会让别人精神愉悦,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好感,也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

短处激将法

运用激将法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