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重口味经济学> 第5章 混职场,可没那么简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混职场,可没那么简单(2 / 11)

对领导的不满而影响工作,从来不在人前议论上司的不是,而是默默地配合上司的工作。后来,他的领导因群众意见大、队伍不稳定,被企业辞退,小海也就顺理成章地接了班。在这家小公司工作三年后,他抓住了一个机会跳到了一家大的企业工作,挣钱也多了,发展前景也比较好。就这样,小海在大学毕业工作8年后的而立之年便升任某一颇具规模的公司的总监,年薪也以数十万元计。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能看出,想要在职场中稳步向前,光是努力工作是不够的,在我们踏踏实实的工作的同时要时刻调整我们的心态,工作中少点抱怨!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真正做出成绩来的人,没有哪个人是靠着成天抱怨而最后家产过亿的。抱怨只能让自己越来越消极,抱怨只是给自己的工作失败找一个借口,事实上这个借口并没有让自己觉得好受,抱怨的人始终在原地踏步。工作不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让我们的精神更充实。

刘梅学的会计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做了会计。开始在一家很小的公司,财务工作分工不那么明确,几乎所有财务工作都她一个人做。一年后,她觉得自己也算是有经验了,跳槽进了一家外贸公司。大公司的财务部作为关键的部门,公司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刘梅虽然在这凶险的环境下存活了下来,但是每天也是水深火热。刘梅在这家公司的好处在于薪水给得还不错,起码在刚进公司那年,她的收入在同学里肯定算是前列。虽然人际关系复杂,但是适应以后,工作也算轻松。这样她在这家公司待了下来,每年也涨薪,但职位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幅度自然不会大。两年后,慢慢地她觉得自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眼见着同学们纷纷开始坐上财务经理的位置,她还在原地踏步。更严重的是,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喜欢财务工作,都说做财务这一行,想晋升就必须考注册会计师,可是刘梅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欲望,也一点都不想看书学习。她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就要到此结束了,现在她只求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生存就好,根本不想去和别人竞争了。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除了不断进步没有其他的自保方式,放弃竞争就等于是在等待着被淘汰,如果你的职业生涯停步不前,那就意味着倒退。内卷化只会让我们白白浪费生命,也不可能换来安稳的生活。想要摆脱这个状态,首先从我们的态度上开始改变,积极进取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却是不变的真理。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有人之所以担当重要角色,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必要的能力,假如你的职业生涯计划包括职位升迁,就要有胜任新工作的能力和能够迅速取得新能力的方法。与其依赖公司或是全凭运气,不如想办法提高自己以适应瞬息万变的职场,所以,有志者应该会抓住每个学习机会,绝不会放过任何挑战自己的机会,因此要“不断自我更新”才能避免工作上的危机。

高薪招一个厉害的,抵过十个普通的

过去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但在市场经济让企业倍感压力的今天,企业需要的不仅是人,还要是人才,换句话说比起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件事,企业更喜欢一个精英似的人物独立完成。在现在这个时代,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做强,人才是关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诸葛亮,而不是三个臭皮匠。在商海里,一个企业的成败,还是要看实力,这个实力就要有人才为你效劳,尤其是在公司面临困难的时候,能够提出意见帮企业渡过难关的人。如果修长城,人才就是基石;如果建大厦,人才就是栋梁;如果发展企业,人才就是成功的保证。如果想把企业做强大,不想当一个小作坊主,宁可高薪聘请一个人才,也不要一些泛泛之辈。

有个北大计算机系毕业的硕士,工作三年后自己开了一家IT公司,初期还算是顺顺当当的,可是,当公司刚有些起色时,问题就来了,公司业务员不少,真正能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人却很少。这些业务员每天都出去跑业务、拉客户,可是公司的销售业绩一直上不去,几乎没有长期客户。公司不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他为此也是忧心忡忡,可是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一个学技术出身的人根本不懂市场。一个费尽心力建立的公司面对这样的问题,他束手无策,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在为难之际,他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人,此人是经济学硕士,对待公司的日常问题很有一套,而且也干市场营销。这样的人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虽然雇佣他一位要付出普通员工4倍的工资,但为了挽救公司,也算值得了。这人上班的第一天,就叫公司的业务员不拉到一个客户就别回来,当天业绩就得到了提升。接着,他制订了一些详细的公司发展计划和员工要求。其实公司的问题就是在于业务员大都是新人,对于市场没有什么经验,而且无人约束,懒散,所以,经常拉不到客户。公司为此又专门对其开展了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公司来了个大转折,业绩不断提高,公司一天比一天好,员工的积极性一天比一天高。人才的加入使公司成为了行业中的吸金强手,这位经济学硕士不断地提出改进意见,当年收入比其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