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不想给你名片,但你问我要,我又不得不给你,所以就给你这种名片了。但是这种名片给你的意思,就是我不想跟你有更深层次的交往。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你给我,我不给你是不合适的。人家如果要给你这种社交名片,你心里要有数,你在对方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位置?人家不想跟你进一步套近乎,你就到此为止吧。有的同志不自觉,一看名片上没有联系方式就问:“老王,你的名片印的这么好,怎么上面没电话号码啊?现在装一部电话这么便宜,你为什么不装啊?装一部电话难吗?我帮你行吗?”其实,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人家不想再与他进行深交。
总之,社交名片是面对泛泛之交的人使用的。对于女孩子来说,你们没必要在街上喊:“我家电话是7654321,有事给我打电话!”一般你不认识的男人问你要名片时,你最好别给他。没准你给他的电话,永远也打不通。社交名片它就是这样的内容,就是名字加籍贯,顶多还有一个住宅电话,一般住宅电话都未必给你。
第二,公务名片。公务交往的名片上,内容就比较多了。这种名片人们称之为公务名片。它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三个三”,也就是三大项,每项又各有三个小点。这些是制作公务名片时必不可少的。
其一,归属。它就是你所在的单位。它一般包括哪三个要点呢?一是单位全称。即你们单位的全名。二是所在的部门。比如,销售部、广告部、公关部、财务部等等。三是企业标志。就是你所在企业的那个徽记,像麦当劳的那个大M。这就是归属。此项内容,通常应印在名片的左上角。
其二,称谓。所谓称谓,就是怎么称呼你,即你想让人家怎么叫你。我总不能亲自说,你叫我金教授吧!但是我给你的名片上印的是金教授,那你就得叫我金教授,我给你名片就是想让你按照上面所提供的称呼去称呼我。称谓的具体要点有三:一是姓名;二是职务;在此主要指行政职务。三是技术职称。像博士、律师、教授、法官、主任、处长、局长等。此项为一枚名片中最重要的内容,应被印在名片正中央的位置上。
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些人名片上没有称谓怎么办?我曾见过一个老先生,他就是鼎鼎大名的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给我的名片上就只有三个字:钱钟书。李雪健的名片我也有,他的名片上写着:“你的朋友李雪健”。其实,他们是谁大家都知道,他们根本不需要头衔了,谁不知道他们是谁呢?此外,还有一种人,就是刚参加工作的人,他们还没有正式的头衔。比如,正在试用期,没技术职称,更没行政职务。你要明白,如果人家给你的名片上没头衔的话,那么你就别去追问人家现居何职,这是一个常识。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的同志头衔印的不规范。我曾经收到过一个同志的名片,一看我就笑了。那是一个女孩子的名片,上面印着:“马丽丽小姐”。我说:“我一看见你就知道你是小姐,我肯定不会叫你大姐。”就像我这个男人,没有必要印“金正昆男士”一样。名片又不是户口,你加这个称谓就多此一举了,头衔如果很多的话,印一两个就行了别太多,别乱写。
其三,联络方式。名片上的联络方式,一般印三个要点。哪三个点?一是详细地址。比如,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我为什么要印它?道理很简单,外地人可以很容易地据此找到我,特快专递也能据此很容易地在第一时间到达。你就写个人民大学其实也能收到,但我敢保证它会到得很慢。你写得越清楚,就越容易让人家与你联络,你给人家名片不就是要和人家联络的吗?二是邮政编码。在名片上印邮政编码的好处,是别人方便给你写信。是吧?大家知道,写信、汇款没有邮政编码是到不了的。当然人家要省事也行,给你写个100000,反正到北京也能找到,就是慢了点,所以邮政编码一定要写清楚。三是办公室电话号码。本项内容,通常印在名片的右下角。此外,公务名片上有的时候还可以印上电子邮箱、网址等等,但是一般提供前三项。
进行国际交流时,需要使用外文的话怎么办?一般情况下,中文和外文要各印一面,不要在同一面上印。纯粹是国内业务的话,可以把姓名称谓之类印在一面,另一面则可以印自己单位的业务范围。比如,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新建的开发区,我就可以在名片上印乘飞机、火车、轮船怎么到达我处,或印上一幅简单的位置图,这也是一种联络方式,而且还是一个比较方便他人的办法。
下面,我想跟大家谈的问题是如何索取别人的名片。现在我想请教各位:倘若你打算向金教授索要一张名片,你准备怎么去做?
索取名片的问题,我们经常都会遇到。说句实话,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你最好是以静制动,最好别向人家索要名片。因为名片的交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地位低的人,要首先把名片递给地位高的人。你去要别人的名片之前,有的时候就要首先考虑一下相互间的位置问题。人和人打交道关键就是一个位置问题。你要把位置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