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礼仪金说:金正昆教你学礼仪> 第8章 交际法则(下)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交际法则(下) (2)(1 / 2)

那位陕西的小伙子接着跟我说:“我想来想去我想吃棒棒面了,但没办法,我吃不到。后来我想吃它想的难受得很,我豁出去了。有一个礼拜天,我跑到唐人街,买了一只锅,买了一扎挂面。我煮了一大锅面条,把门一关,我端着锅吃,吧唧吧唧,但我吃了半天还没找着感觉,我觉得还是少了一个程序。”

我问:“少个啥程序呢?”

他说:“我吃了一半才想起来,我得蹲着。”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习惯叫“椅子不坐蹲起来”。陕西老百姓形容此种姿势有句土话,叫做“圪蹴着”。

他说:“我得圪蹴着。反正没有外人,我把椅子拉过来,把鞋一脱,往上一蹲,我端着锅一吃,吧吧吧,我的病好了。”

因此,从风俗习惯的角度上来看,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实际上,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有人爱吃咸的,你让他吃甜的就不行。有人爱吃甜的,你让他吃咸的也不行。

那天,我家来了一位美国朋友。那个美国朋友跟我说:“谁谁谁这个人不太好。”

我问:“为什么?”

他说:“他非让我吃狗肉。”

大家知道,欧美人是不吃狗肉的。我们那个同志却劝人家:“吃吧!反正没有外人,我保证不举报你。吃吧,这个吃了以后好啊……”

他当时还讲了很多很多吃狗肉的好处。

这样做,他就有强人所难之嫌。你要接受别人,除了接受这个人本身之外,从人际交往方面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尊重他的风俗习惯。不用说外人,夫妻之间你不接受对方都不行。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把优点拿给对方看,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回归英雄本色。一个人要善待别人的话,就一定要容人,做人要宽容。容什么?包容别人的风俗习惯。

其三,接受别人的交际礼仪。从国际交往的角度来讲,它的含义就是要接受别人的游戏规则。

有一次,我到西亚某个国家参加一项活动。一下飞机,对方的外交官过来就跟我拥抱。他们那边喜欢拥抱,而且是两次三次的。左边一次,右边一次;左边一次,右边一次;要连续两三次。跟我拥抱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牲口好吗?”

我出过车祸,左边这只耳朵听力不太好,我没听太清楚,我就告诉他:“Pardon?”

他不是先亲我左边的吗,从左边移到右边去亲的时候,他再次问候我:“牲口好吗?”

这次我听见了,我只好说:“好啊,好啊。”

然后到了住处,我问一位熟悉的同志:“你看我今天像牲口吗?”

因为人在那个地方会有高原反映,我的呼吸道有一点不太好,我怀疑我的面孔比较憔悴、苍老。

他说:“你不像,你很精神。”

我说:“那些人为什么问我牲口好吗?”

他说:“我告诉你吧,这个地方是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国家。人们的传统习惯互问‘牲口好吗’,就跟我们西北西南某些地方,老百姓见了面互问‘收成好吗’、‘庄稼好吗’、‘生意好吗’,是一个道理。”

从风俗习惯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成为受欢迎的人,一定要注意对人不能吹毛求疵,对人不能过分刻薄,尤其不能拿自己的经验去勉强别人。你不要说勉强别人了,你连你们自己家的老婆孩子都勉强不了。因为,虽然同属一家人,但是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性往往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A,重视对方。它的英文单词是:Appreciate。英文好的人都必定知道,这个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欣赏。人生经验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位有教养的人必定会欣赏别人的长处。有的人倒也重视别人,但他重视别人是重视什么啊?找别人毛病。他比较刻薄,他绝对重视别人,但他所重视的往往不是对方的优点。

有天我到一个单位去开会,那是6年以前。休息的时候,一位同志过来跟我聊天,问:“金教授你贵庚啊?”

我说:“老金今年40整。”

“啊,金教授,你很精神啊,你不像40岁的人。”

这个话我特别爱听,因为我老婆经常私下诽谤我是“老东西”,说我显老。男同志到一定年龄就愿意说自己年轻,小的时候愿意让别人说我们成熟、稳重,而到一定年龄之后,又愿意让别人说自己年轻。当时,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现在先别夸我年轻,你夸我年轻我特别高兴,一会儿我老婆会开车来接我,她来的时候,你再当着她的面夸,今晚上请你吃北京烤鸭。”

本来他夸我年轻我挺高兴的,但那位老兄只让我高兴了30秒,立刻就发现我的缺点,而且当众予以指正。

他说:“金教授,你精神倒是精神,你年轻倒是年轻,可是你有个问题,你要改了就更好了。”

我问:“什么问题?”

“你的背比较驼。”

他老兄一针见血地发现了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