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长乐未央> 第53章 :所谓圣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章 :所谓圣意(2 / 2)

先是张德去了后院,沈氏果然被册为孺人,即日就可搬入芷兰殿居住。意料之中的消息听完,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芷兰殿。

这三天,太子就没进过芷兰殿的殿门,屋里这三位家世都差不多,几代找不到一个做官的,邻居找不出一个有权的,统称良家子。栗氏有皇长孙和皇后的青眼希望很大,贺氏有腹中的皇孙和太子的疼宠也是有戏,眼下最得宠的秦氏没有孩子,没人撑腰,资历又最浅,算是三人里头最没指望的。

启公公进殿的时候,各屋早已做好准备,一见他人影,立刻回屋叫出了里头等着的自家主子。

王娡一出门,看那打头的就不认识,采蕨会意,在一旁小声道:“这是启平启公公,宣室伺候的老人。”

点头表示明白。果然是要大办,颁旨内监都是皇帝身边的人。幸好两日过去怎么都看开了些,只将这当做于己无关的平常旨意,到殿中跪下接旨。

启公公扫了一眼眼前的人,这才把旨意展开,朗声念道:“元年九月廿一,皇帝曰,太子启孺人贺氏,敬慎素著,品行纯淑,册为良娣。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谢皇上!皇上万福。”一阵齐齐的谢恩声中,贺氏那一头的奴婢声音最响。也是,所谓鸡犬升天也不错如此。

心下凉凉地想着,不察启公公又从托盘上拿出第二道旨意。和之前那道旨意几乎没有分别,只是贺氏二字成了秦氏。

在采蕨带着一众奴才喜极谢恩的时候,王娡整个都呆住了。

竟然有我?

“秦良娣,快接旨啊,”不愧是皇帝身边的老人,这样的场面大约也见过不少,催促的声音带着恭喜的味道,又能让人从呆楞中醒过神来。

“谢皇上。”

这回王娡要谢的人还真是那位从未见过面的文帝。

就像做太子的认不完也不需要记住他的每个庶母,皇帝对太子的后宫除了那几个位份高的有见面的情分,其余也是不识。

三位孺人里面,只有栗氏他是见过的,不但见过,也知道因着她的孩子惹起的风波。有时候,这见过比没见更遭,特别是当你被这个见过你的人记住了,又恰好处于风暴中心的时候。

明知惹恼太后还在产子后恃宠生娇,一味痴缠太子,在文帝心里面,这样的女人不识大体,若得了势会搅得后宫不安。况且皇子年幼时讲究子以母贵,若这生母位份过高,难保不会有人打这皇长孙的主意,这储位之争更是皇帝不能容忍的,哪怕只有一丁点苗头的可能性都不行。

加上这喜事本就是为了冲太后的病情,真要册了栗氏,威胁了太子妃的地位,太后只怕更要忧心。

据内监来报,贺氏一向是孤芳自赏不爱与人结交的,没有势力无人撑腰想折腾也难,听闻这胎坏得辛苦又是男孩儿,也算有功,册为良娣也能服众。

本只这一道旨意,却在着人办时迟疑了一下。这回的册封需大办,虽说明里暗里都说是为了太后和皇后,难保没人会多想,而且又是个男孩儿。那便多册一人,风头让两人平分,也就不那么显眼了。

秦氏,入宫后便颇有宠爱,处事却进退有度,待人有礼。在太子宫只与一同乡交好,互分脂粉银钱,那同乡也是不爱出门,喜静的女子。加上不喜金饰,素来节俭,对下人也宽和。林林总总的评价汇上来,让文帝对秦曵此人印象很好,觉得她当得起良娣之位。

“这秦孺人入宫不到一月,会否太…”随侍的宦官小声提醒道,宫中的确少有晋封得如此之快的先例。

“入宫日短,根基未稳?”那就更合适了。这样的女子对原先那两人构不成威胁,大家便都能安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