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试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升空,这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艘承载着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开启了中国崭新的载人航天时代,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另一里程碑。
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
飞天已从敦煌壁画中走出来。欧阳自远很清楚,他肩负的是数代人的探月之梦。
经过长达十年的酝酿和准备,嫦娥一号终于破茧而出,国人心中的那轮明月终于不再遥远和陌生。
在这样一个成功和骄傲的时刻,即便欧阳自远这位见多识广、饱经沧桑的老人,也不禁流下了激动的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