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九天揽月> 第8章 秘密的地下核试验(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 秘密的地下核试验(1)(1 / 3)

在了解欧阳自远之前,从未想过这位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还曾经进行过地下核试验的研究与实践,此举堪称欧阳自远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个时候,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谁都可想而知。尤其是当时的人们对核这个新生事物认识得并不充分,对人身的保护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周全,可以说是面临着生命危险来从事这项工作。但欧阳自远丝毫未将这些放在心上,即便到了现在,依然对那段时光津津乐道。

$一项特殊的任务

20世纪40年代,人类进入原子能时代。从此,核战争出现在军事领域,它那超常的爆炸力、瞬间的爆发力、强大的破坏力确实令人震惊、震骇。1959年3月13日,中国国防部正式批准罗布泊为核试验基地场址。1962年底,我国的核武器试验基地初步建成。

1964年初的一天,侯德封所长去国防科委开会回来后,把欧阳自远一个人叫到办公室。一向随和的侯德封院士脸上呈现出少见的严肃,他说道:“欧阳,跟你说一个事情,我们国家现在要开始搞地下核试验了。”

欧阳自远的心狂跳起来,他明白核武器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同时,也不禁有些迷惑,这应该是重大绝密项目,侯德封所长为什么要告诉自己呢?隐约中,欧阳自远感到似乎有什么样的使命将落于自己的身上。

侯德封接着说:“国家现在要找一个人,要求学过地质,又学过核物理。因为地下核试验选址就要懂地质,搞核爆炸还一定要懂核物理。这两个专业你都学过,我向上面推荐了你。到时候,具体的任务、安排,由国防科委通知你。”

欧阳自远开始了兴奋的等待,开始着手做一些相应的准备,他期望着能够为国出力。但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消息;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消息……他自己就开始分析,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曾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政审的原因。但时至今日,欧阳自远依然不知道其中的真实原因,“事实是我已经参加了地下核试验,至于为什么要等待这么长时间的原因,也就不这么重要了”。

尽管现在回首往事,多了一分从容,但当时的欧阳自远也免不了心急如焚。因为当时的地质所和科学院找不到任何有关核试验的资料,只好到有关的图书馆去查阅美国地下核试验的相关资料。虽然找到了一些,但主要都是理论上的东西,与具体实施相差甚远。而且,因为不知道中国将会怎么做,这些资料有没有价值,有多大价值等都不得而知,欧阳自远的心里又急又乱……

忐忑不安、心急火燎,又有些百无聊赖。

但很快,欧阳自远就被通知到国防科委去接受任务。具体任务是,在地质所选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由欧阳自远担任组长,小组的代号是“219”,小组的任务是专门为地下核试验选定试验地址。

这是一个光荣而又骄傲的任务,欧阳自远十分兴奋。但有一个令欧阳自远痛苦的事情是,关于“219”小组以后的事情,不能告诉和其关系一直十分密切的导师涂光炽。原因是涂光炽的父亲做过国民党政府驻缅甸、加拿大的大使,被认定有严重的历史问题。其实,涂光炽先生的父亲后经平反,还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顾问。这导致每每和涂光炽见面,他们两个人都会觉察出一种“隔阂”。欧阳自远虽然个人认定涂光炽是一个可靠的、值得信赖的导师,但仍旧遵循着组织的要求。让欧阳自远宽慰的是,涂光炽从来不问他关于“219”小组的工作。另一个痛苦是,对自己即将开始的工作,对妻子只能说成是“出差”,具体的出差地点和任务,都绝口不提。

一切准备就绪,“219”小组踏上了西去的列车,这支由多学科相结合的年轻队伍,将肩负着中国地下核试验选址的艰巨任务。从这天起,欧阳自远和这个小组就从亲人的视野里消失了。

$秘密工作

这个小组一行的目的地是——马兰科学城。

马兰科学城位于试验场西北,在两条干线公路交会点附近是主要指挥所和技术人员居住区。核试验在试验场东南方距马兰不远的戈壁滩沙漠中进行。中央分区在马兰分区和东南分区之间,是地下核试验场。中央分区又分为3个地下核试验区。南部试验区在大山中,1969年9月22日第一次地下核试验就在此进行。这次试验后,平洞核试验转移到西部进行深竖井地下试验,这个试验区的核试验都是低当量的,在试验的同时也检验了地震武器的试验数据和核试场的安全性、合理性。中子弹的原理性试验和首次试爆都是在此进行的。东部试验区是西山之间的一块低斜坡地,进行了1975年10月27日的第二次深竖井地下核试验。这个核试验基地后来承担了中国数次核试验。然而,在当年,“219”小组为地下核试验选址时,却历尽险难。

欧阳自远一行人到达马兰科学城后,向他们下达具体任务的,是负责地下核试验的程开甲教授。程开甲1918年出生于江苏吴江市,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