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环球水怪之谜> 第23章 世界水怪集锦(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世界水怪集锦(2)(1 / 3)

据大岭村农民周政席回忆,1986年7月中旬,他经过长潭,发现潭中有四五个巨大的漩涡,并且不断地移动位置,后来漩涡中的水不断上升为水柱,好像喷泉一样,接着从水中露出几个圆圆的大脑袋,两只大眼睛活像一对大灯笼,过了一会儿就沉下去了。

大约7亿年前,“神农架群”地层才开始从一望无际的海洋中缓缓崛起为陆地。几经变换沉浮,到距今1亿多年前中生代,神农架一带才变为真正的陆地,但那时海拔不高,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气候温暖湿润,大型动物成群活动。在距今约7000多万年前,神农架地层上升,海拔增高,这一时期无数古老的大型兽类如板齿犀、利齿猪等成群结队在河湖边出没。这点已从近年来神农架发掘的板齿犀化石等得到证明。可以推测,在气候环境得天独厚的神农架林区,很可能有某种远古大型动物,有幸躲过了第四纪冰川灾难而残存下来。但至于这些水生怪物是恐龙、巨蟾还是某种远古时代大型动物的“活化石”,只能作为神农架又一新谜,有待探索。

青海湖水怪

青海湖古称“西海”,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面积约4500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四周山峦环抱,湖水清澈湛蓝,海拔3196米,最深处有30多米。

关于青海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神话传说,近几十年来,因为传说青海湖里有水怪,使青海湖变得更加神秘了。

1955年6月中旬,一小队解放军战士陪同一位科学家分乘两辆水陆汽车在湖中考察。他们从海星山东侧向对岸开去。中午11~12时,天气比往常要热,水面很平静。当他们行进了大约17千米时,班长李孝安发现右前方80米处出现一个长10米、宽2米左右的黑黄色东西。当时李孝安以为是遇上了长着青苔的沙丘,便提醒司机注意。“沙丘”越来越近了,当距离“沙丘”30米左右时,可以看清了,突然“沙丘”向上闪动了一下,露出水面约30厘米,马上又消失不见了。

1960年春,正值捕捞旺季,渔业工人在湖里捕鱼。突然,在相隔较远的湖心水面上卷起一阵冲天巨浪,接着,从水面浮起一片黑色的“巨礁”,既像鳖壳又像鲸背。这个东西浮沉了几次,最后消失了。渔业工人们非常惊讶,他们把这件事向人们叙述以后,一些人怀疑是千年鱼精、龟鳖之类显灵。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农场五大队二号渔船工人再次看见“水怪”。那天下午天气闷热,湖面风平浪静,4点多时这艘渔船开始返航。站在船尾的两名工人看见在海星山偏北20°东面,有一个巨大的黑黄色怪物在水面上浮动,形状像一只舢板船,比舢板船稍大,不露头尾,露出水面部分约有13米长。

舵手立即掉转船头直冲向这个怪物,但船开到距离这个怪物大约50米的地方,可能由于渔船声音太大惊动了它,怪物马上潜入水中。从发现怪物到其消失,共有5分钟的时间。怪物身上闪着鱼皮似的光,水面上出现了一道宽大的回旋水流,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渔船工人在记录簿上详细记述了整个目击经过,第一次为研究青海湖“水怪”提供了文字资料。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三次目击事件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每次目击“水怪”出没的地点都在海星山与青海湖东岸之间;第二,每次“水怪”出现前天气都较为闷热;第三,每次目击到的“水怪”体形都较大,颜色都是黑色或黑黄色,长度都在10米以上;第四,水怪每次都没有露出头部和尾部,而且露出水面一点又立即下沉。

初步判断,三次目击的水怪可能是同一生物或者是同类物种。从外形看,应该不是蛇颈龙之类的远古爬行动物,因为三次目击都没有看见水怪有长长的脖子和尾巴,也没看见有耸起的背峰。那么,会不会是“大鱼”呢?由于附近的藏民通常把天上的飞鹰和水中的游鱼奉为神灵,从不加以伤害。久而久之,青海湖里的鱼类已经繁殖饱和了,湖里数十斤重的大鱼很常见。虽然现在有国营渔场在湖里捕鱼,但湖里可能有罕见的大鱼未被发现。但是淡水鱼最大的也不可能长到10米以上。因此,认为“水怪”是鱼的说法难以成立。

青海湖水怪已引起国内外科学界的关注。“水怪”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水怪家族的又一个未解之谜。

宁夏西吉震湖水怪

西吉震湖位于宁夏西吉县西南30千米的苏堡乡,是1920年海原地区大地震后形成的湖泊,形状狭长,绵延10千米,最宽处有600米,水面面积为186万平方米,是世界第二大震湖。震湖平均水深12米,最深达27米。

震湖两边是黄土高坡,沿岸长着茂盛的芦苇。

2000年,有报道说居住在震湖岸边的村民在湖里发现了一个巨型“水怪”,这一消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据当地人介绍,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目睹过“水怪”,而近几年湖边的村民又频繁发现水怪的踪迹。

党家岔村村民张耀亭是最早目睹“水怪”的人之一。

1978年6月的一天,下午两点多,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