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每天一堂心理课> 第41章 成败篇:当“挫折”来敲门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 成败篇:当“挫折”来敲门 (2)(1 / 3)

点评

高考失利往往使很多学生产生失落、自责、内疚、自我否定感,这很正常,关键是要正确看待高考失利,调整心态,走出低谷。家长这个时候不要责备孩子,给孩子增加压力,而是要开导孩子,帮孩子重拾信心,要让孩子明白他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但是帮她们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从内因上让他找到自己的错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考生和家长要接受失败的现实,正确看待高考,成才不只有高考一条路,高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高考好坏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所以要尽快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给自己重新定位,或复读,或降低标准去民办高校等等。同时失利考生要把自己的郁闷宣泄出来,可以大声哭,和父母朋友倾诉,或者去户外旅游做有氧运动等。总之,家长和考生都要明白:一扇门为我们关上,必然有一扇窗为我们打开,但前提是我们不放弃希望。

第290天 求职中的挫折

跑招聘会跑到腿软,投简历投到手抽筋。这是不是现在求职者的真实写照?数百封的简历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而偶尔的几次面试机会就像星星点灯,给了你无尽的希望后,是愈加黑暗的长夜,你开始思索:求职的路要不要继续走下去,自己这辈子还能找到工作吗?

案例

伯特投了几十封简历,并参加了几次面试,这是他第三次被拒绝了,该公司给他的邮件中这样写道:尽管你的经验和学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我们已经相中了一个目前离我们的要求更接近的应聘者。伯特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没有人愿意雇佣我了。他喃喃自语。可惜他不知道这个职位收到了一百多封简历,而他的简历击败了95%的人,成为5个入围面试的最佳人选之一。他更不知道最后应聘成功的人比他多五年的工作经验,会比他更快点进入工作状态。

点评

屡次求职被拒确实很让人烦恼,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悲观失望、自卑无助、迷茫犹豫、自我否定,大把的时间放在了埋怨和后悔上面,沉湎其中,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好的机会从身边错过。有的求职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受挫后往往会怨天尤人,逃避退缩,甚或走向偏激,就常有大学生求职被拒自杀的案例。其实如果我们能正视求职中遇到的挫折,重整旗鼓、摆脱那些不良情绪,加强对社会的认知和积极地自我定位,行动起来,就一定能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291天 挖掘自身无限的潜能

中国人总喜欢说:我不行。其实不是“我不行”,而是不相信自己行。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它像一个未被开发的宝库,需要我们来激发和挖掘。

案例

汤姆邓普西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但他能做任何健全男孩儿所做的事,甚至他还学会了踢橄榄球,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教练委婉地告诉他:“不具备橄榄球员的条件。”但他的自信最后让教练留下了他,随后,教练对他的好感更是加深了。一次比赛中,在最后几秒钟他被教练喊上场,当时球场上坐着6.6万名球迷,汤姆进场时,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那是由巴第摩尔雄马队的毕特瑞奇踢出来的。当球准确传到邓普西这里,他一脚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笔直地前进……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汤姆队以19比17获胜。球迷都为之欢呼,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因为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邓普西面对全场的喝彩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他的是他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

点评

有人说,奇迹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运气。其实,心理学专家认为,奇迹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我们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我们一般人在人生中所迸发出来的力量,还不到我们身体所蕴藏的能量的十分之一。所以,不要轻易说“不可能”,不要觉得条件不够,只要你能激发出自身巨大的心理潜能,奇迹往往就会出现。

第292天 失败始于你的心态

有时候,失败从你开始有那个想法时就开始了,专注于过程,不要太在乎结果,你会发现成功不像你想的那样难。

案例

美国有个叫瓦伦达的杂记演员,他表演的走钢丝绝活一直被人们称颂。但在一次重大表演中,却失手了,不幸坠地身亡。因为在那次表演开始前他不停地对自己说:“这次表演很重要,不能失败,不能失败。”就因为太重视成功所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妻子说:“我就知道他要出事,每次表演前他都把注意力放在表演上,从不为其他事情分心,可那次他太在乎结果了。”

点评

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去管事情带来的结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瓦伦达心态”。人们做事前总是考虑太多,在乎别人的说法、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在乎结果,所以无法专注于事情本身。这样每天被欲望腐蚀,在这样超负荷的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