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每天一堂心理课> 第35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情绪篇:摆脱灰色情绪给心灵多些阳光 (4)(1 / 3)

点评

杨某因压力大,自己无法排解就在爱人身上发泄,这是一种不理智的迁怒行为,是一种以牺牲他人情感而换来自我满足的自私自利的心理。很多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父母的宠溺,可以把坏情绪发泄到她们身上,以致长大后会把这种情绪发泄给亲近的人。摆脱迁怒心理就要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不要苛责爱人,出了问题,应该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应该苛责环境。

三、完善自己的人格

第250天 依赖型人格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还是温室里的花朵?换一种问法,你能做孩子一辈子的保护伞为他遮挡风雨吗?也许孩子的成长正需要这场风雨的洗礼,可是你却拒绝让你的孩子成长。

案例

尚某是独生女,自幼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在家大小的事情都由父母来帮她做,很少自己独立做自己的事情。晚上睡觉要父母陪着,上学也一直是父母接送,这种状况持续到她上大学。上大学后她发现自己连鞋袜都不会洗,而且她开始失眠,因为之前睡觉都有妈妈陪着,现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她感到很无助。她越来越觉得自己不想在大学里呆着,她非常想念爸爸妈妈,常常暗自流泪,她无法适应新的学校环境,美好的大学生活在她看来一点也不美好。

点评

上例中的尚某是依赖型人格的典型,依赖型人格源于成长的早期。尚某自小依赖父母,而父母又过于溺爱,不给她长大的机会,时间长了,她事事都要父母帮着做决定,逐渐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就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不能担负起各项任务和责任。依赖型人格对亲近和归属有过分的渴求,对别人的依赖会使她们变得懒惰、脆弱、失去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她们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可能给家庭带来烦恼。克服依赖型人格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做事习惯,不要事事指望别人,养成事必躬亲的习惯,更要相信自己,给自己勇气,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关心别人,另外也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

第251天 冲动型人格

我们的身边可能潜伏着这样的危险人物,似乎在她们的心中有一团怒火,一件小事就能成为导火索,她们会控制不住情绪而产生暴力,做事易冲动,就如同三国里的张飞。

案例

冯某,26岁,因杀人罪进了监狱,在他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一天,11岁的他正在客厅玩耍,门铃响了,他起身去开门时,他妈妈告诉他不要开,因为好奇心他还是开了门,妈妈被走进来的情人,用手枪打死。之后的几年,哥哥姐姐都说是冯某害死了妈妈,冯某的自责可想而知。他上学学习不好,但是同学们并不敢奚落或小瞧他,因为他曾把一个与之发生矛盾的学生打回了家,因此他也没什么朋友,因为同学们都怕他。后来,18岁的他在繁华的商业街交叉道上打死了一个人并打伤了几个人,直到他把子弹打光还在不停地扣动扳机。

点评

母亲的死给冯某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由此他形成了冲动型人格障碍,这种障碍的特点是自控能力低下,情绪急躁,反复无常,有强烈的攻击性,行动鲁莽,不计后果,人际关系不稳定,很难与人相处。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冲动是缺少自信的表现,冲动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补偿即用情绪失控来获得反抗的快感。有这种人格的人可能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要尽早接受治疗,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如意。

第252天 情感型人格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两面?一面似火,一面似水,就如《绿茶》中的吴芳,一会儿是严肃端庄的知识女性,一会儿又是妩媚妖娆的陪酒小姐。多面的自我,但情绪心态不同,却可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案例

26岁的叶莉是一名外企白领,她认为自己过着双重的生活,有时候精神很振奋,和人有说有笑,嘻嘻哈哈的,也非常爱运动,充满活力。可经过一段兴奋期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低谷,这时候,又懒又馋,什么也不想做,甚至连脸都不愿意洗,这时自我感觉很差,什么人也不想见。

点评

叶莉就具有情感型人格障碍,又称循环型人格障碍。这种障碍的人一段时间情绪高涨、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喜悦与悲伤交替,仿佛一个人有两张面孔,情绪波动大,常常无缘无故地高兴或悲伤,而往往情绪的变化自己又无法控制,就会失去信心,长此以往,会变得喜怒无常。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双面情绪的困扰呢?首先不要过分地压抑自己的情感,要适当的宣泄出来,但不要伤害到自己和他人,要注意缓解自己的抑郁情绪,要努力调整自己所处的环境,尽力避免那些能引起自己情绪变化的因素。征得亲人、朋友、同学的帮助,在自己情绪变化时让别人提醒自己、鼓励自己。

第253天 回避型人格

机遇和挑战同时来敲门,有些人害怕挑战,所以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不给挑战开门的机会,于是,就这样错过了机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