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每天一堂心理课> 第13章 爱情篇:学会如何去爱 (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 爱情篇:学会如何去爱 (4)(1 / 3)

点评

“恋师情结”多属于一种纯真的精神人格向往,实质上是他们内心自我完善动机的自然流露,青少年属于青春期性意识萌发的阶段,老师又是学生首先认识、效仿的楷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很容易由爱戴、崇敬转变成爱恋。如果沉溺其中,或者为此惶恐不安就会影响学业,甚至导致心理障碍。那么如何通过疏导走出恋师情结呢?心理医生认为:恋上老师的少男少女首先要调节自己的性心理。不要幻想老师是完美的,你看到的只是一面,多和几名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多与同龄人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就能客观地看待老师。

第82天 爱情可以将就吗

漫漫人生路,短短几十年,寻找一个相守一生的伴侣真的像寻找一个同路人那样简单无所谓吗?

案例

小D说:“大学时我有一个女朋友小C,我们非常相爱,毕业后我的工作找得不是很顺利,经济不宽裕,我想等事业稳定了再成家,可是小C认为那时我就不会娶她了,小C的家人给她介绍了一个有钱的男朋友,她和那个大她很多的男人交往了没多久。我知道她根本不爱他,因为她跟我说她是被迫的,可是最近我收到了她的喜帖,就是和那个老男人的,我很痛苦,我现在想不明白爱情也可以将就吗?没有爱也可以结婚?”

点评

心理咨询师认为问题出在这个女孩身上,只有她自己能为自己的婚嫁选择负责,女孩说她与别人交往、结婚是被迫的,可事实上没有人会拿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只是她把责任推到了别人的身上,是一种托辞而已。对于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你只能选择接受,并使自己尽快地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

第83天 心甘情愿做情人

生活中有些人对爱情随性到可以心甘情愿地做第三者,她们认为有爱情就好,可是爱情是什么他们却未必知道,他们的爱情不会受到祝福也见不得光,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们才会一遍一遍数自己身上的伤。害人伤己,又是何苦?

案例

小R爱上了一个已婚的事业有成的男人,小R不是为了钱,她没收过那个男人的钱。小R只是放不下他,那个男人口口声声说爱小R,可是情人却不只小R一个,小R为他流过三次产,在发生争执的时候也被他拳脚相加,虽然很多次小R都想离开他,可是只要他一道歉,几句甜言蜜语就让小R重新回到他的怀抱,小R很痛苦,明明知道没结局,可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情人。小R因此怀疑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

点评

心理咨询师对小R说:“其实你为那个男人不顾道德的约束、身体的伤害、情感的失落……舍弃那么多,并不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而是放不下自己的付出。潜意识中你是想挽回自己曾经的错误,就像一场赌博,越付出输得越惨,然后越不甘心,就加大筹码,直到赌上自己一辈子的幸福。爱情是一门讲求理智和经营的艺术,并非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回报,为了一个不值得爱或是不该爱的人付出,就似“飞蛾扑火”,只会赔了自己,又赔上爱人的能力。所以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放下,放下一段见不得光的感情,换来自己重新选择幸福生活的权利。”心理咨询师对小R的建议是:“认清现实,他是不会离婚的,不再与他联系和见面,丢掉与他有关的物品,换掉手机号码甚至工作或者去另外的城市。既然想要迎接新生活就要决绝地与他分手,虽然有点难,但时间可以抚平一切,可以通过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或户外活动转移注意力,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觉醒越早,结束得越早对自己越有利,才不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伤害。”

第84天 一“网”情深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我们可以网上看书、网上游戏、网上购物,也可以网上搞对象,简直是无“网”不能。事实上,由于网络的虚幻,由网恋能修成正果的恋人很少。

案例

小A工作三年了,却一直没谈过恋爱,她每天上网都是联系客户或者查查资料,逛逛时尚网站,偶尔一天,她进了一个聊天室,碰到一个叫“丢丢”的家伙,她被他的幽默、品味和成熟的思想深深吸引,陷入爱河,每天上班都不能集中精力,总想瞅个空子看看丢丢在不在,终于她把一单重要的生意耽误了,老板一生气叫她走人。最后,她实在忍不住约丢丢见面,却发现对方比她父亲的年龄还大。

点评

心理专家分析:网恋者大都持爱情至上的观点,因为现实中的爱情具有功利、世俗的特点,而网络则提供了一个超越阶层、地域、物质等的爱情平台,因其能给人一种柏拉图式的纯精神的爱情体验,因此对于那些对爱情抱理想主义观点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沉迷于网恋的人该如何进行心理调试?我们应该明白网络中的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一切即是虚幻的。幻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其次,在现实中不断增加与人的沟通与交往,多参加集体活动,争取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第85天 初恋情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