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培养孩子高财商的100个细节> 第7章 父母应避免的10个财商家教误区(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章 父母应避免的10个财商家教误区(3)(2 / 3)

过多接触它们有关。二三十过去了,那时的孩子已经为人父母了,我们在财富教育方面是不是应该更灵活,更倾听孩子的心声呢?对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在意家里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之类的,他们只是好奇。家长可以针对这个情况,大方地让孩子了解这一切相关的事物,让孩子明白:原来钱什么的和我们的衣服、呼吸的空气一样,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多少神秘的,既不能过于看重它,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细节16:理财不等于吝啬

放学回家的梅梅一进家门就扑进了妈妈怀里,问妈妈:“妈妈,什么是理财啊?我们老师让我们做个理财计划,可上课的时候我没听懂,妈妈你知道什么是理财吗?”

妈妈想了想,觉得理财这个概念对梅梅来说有点太难,就用最简单的语言对她说:“理财就是节约、节俭,也就是,钱要省着点花。”

“是吗?”梅梅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突然像是想通了,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那我明天开始要省着点花钱,做个节约的好孩子。”

“嗯。梅梅真是妈妈的好女儿。”妈妈夸奖般拍了拍梅梅的头。

梅梅高兴的跑回自己的小屋儿,认真的做起了“理财计划”。

第二天,梅梅无精打采的回到了家,妈妈一开始没注意到她的异样,就问:“梅梅,妈妈让你买的酱油买回来没?”

原来,家里的酱油用完了,早上梅梅出门的时候,妈妈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她。可现在看她两手空空的,妈妈以为她忘记了,只好叹着气说:“哎,那我自己去买吧。”

“妈妈,我们以后能不能不吃酱油了?”梅梅突然拉住要出门的妈妈问。

“啊?”妈妈吓了一跳,问道:“为什么不吃酱油了?你不喜欢酱油味?”

“不是啊,我在想,反正盐和酱油都是咸的,咱们只吃盐就好了嘛,把买酱油的钱省下来多好,我今天把午饭的钱都省了下来呢。”

“傻孩子,怎么能连饭都不吃呢。”妈妈这才察觉可能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看着女儿,又心疼又可笑,赶紧跑进厨房给她做吃的去了。

上面这个故事颇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面对“什么是理财”这个问题,粗心的老妈以为孩子和以前一样,只是问问而已,没有在意只是随口应付了一下,结果孩子这次却当真了,为了“理财”居然饿着肚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又有些感叹:孩子的家教尤其是理财教育真的需要我们家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特别是初次给孩子讲解时,一定要讲到位。否则,孩子就会理解错误,做出不当的行为,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的行为形成惯性,再要纠正可就难了。

在生活中,和故事中的小女孩梅梅的遭遇一样,一般来说家长遇到孩子问和理财相关的问题时,常常不经意地应付,或者将自己最熟悉最重视的那些内容讲出来,而不考虑是否全面,孩子是否能理解和接受。当然,这个故事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就是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讲到理财时,首先而且着重提的就是“俭省”,其他的则讲的不多,即使如此,对“俭省”,家长有时也会讲解不清楚,讲的不全面,这就难免给孩子这样一种印象:理财就是省钱,越省钱说明理财效果越好,但是那么抠门多累人啊,还是敬而远之吧。导致孩子从心理上对“理财”不热衷,甚至有些畏惧和抵触了。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理解理财与节俭之间的关系,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1理财是量入为出,不是无原则的过分节省

理财专家认为,理财并不是一昧的节省,更不是过度节俭到了吝啬的程度,它是对家庭财产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的。在规划中,根据收入的多少和家庭的实际需求进行主次分配,对有限的资金进行合理优化后,以期达到用尽量少的钱办更多事儿的目的。同时,在理财中是要兼顾今天、明天和后的眼下与中长期消费和投资安排的。在理财中,第一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确保资产安全”,即确保家里的收入不贬值,不受到意外损失,然后是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投资选择,以获得更多的回报。而节俭,即积累资金是理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期工作,没有它就不可能会有后面的一系列的理财行为,但是仅仅拼命节俭并不是合理的,尤其是以牺牲生活质量而攒钱,就偏离了理财的初衷了。

这个道理不仅家长自己要能明白,还要让孩子也了解,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理财观。

2家长应教孩子学会享受简单生活

理财和优质生活,尤其是享受生活的快乐并不冲突,在聪明的家长眼中,即使是比较节俭地生活,他们依然能把自己的家打理的温馨舒适,依然能和孩子一起寻找到生活的许多乐趣。曾有这样一对夫妻,虽然家庭收入平平,为了供孩子上学、还房贷等,日子过得比较紧张,但是他们不仅适当地为孩子办理了教育基金,给孩子一点点零用钱让她学着理财,还经常带孩子去野外、公园等地方,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还教孩子学会从自然中寻找乐趣,哪怕是一株野花,只要用放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