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磺脲类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和那格列奈(唐力),起效快,因此此类药无须餐前半小时,进餐前或进餐时口服均可,务必做到不进餐不服药。
3.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和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亚莫利),此类药物作用时间较长,起效较慢,餐前服药,无需餐前半小时,一般每日只需服药1次。因此,最好能固定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口服,以便达到最佳的疗效,必须注意的是对于缓释片和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除非有特别的说明。
4.双胍类药物,其药效与进餐关系不大,在空腹或者餐前半小时服用有利于药物吸收,从而发挥最佳降糖效果,但是,由于此类药物容易发生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一般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在用餐后立即服药或餐中服药,并以小剂量起用,以减轻不良反应,每日服药2~3次。
5.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拜糖平、卡博平)和伏格列波糖(倍欣),此类药物主要是抑制淀粉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以降低餐后血糖。此类药必须在餐前或餐时使用,且饮食成分中应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方能发挥效果。医生建议的服用方法是进餐时与第一口食物嚼碎后服用,如果进餐完毕再用药,如上文的张先生,则达不到降糖的效果。
6.胰岛素增敏剂,包括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吡格列酮(艾汀)等。此类药主要作用于细胞核内,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其服药与进餐无关,每天服药1次,服药时间每天最好在同一时间。
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
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包括传统的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非磺脲类促泌剂和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及短效和速效胰岛素要求餐前使用,根据药物起效时间和作用机制必须在餐前不同时间段服用,而双胍类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以及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其作用效果则与进餐无关。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患者对药物反应的不同,合理调整服药时间,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避免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5.有没有能去糖尿病病根的“好”药
糖尿病防治中心的热线电话上个月接到了河南李女士的来电:“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糖尿病的医药广告令我不知所措,到底有没有根治糖尿病的药物?一些医疗广告说他们可以让糖尿病患者免去终身痛苦,这是真的吗?”不等对方电话回答,她又一连炮的提问道:“市面上出现的‘中药根治糖尿病’、‘糖尿病不再终身服药’、‘彻底摆脱糖魔困扰’、‘引起国际糖尿病研究界的巨大轰动’、‘治愈糖尿病又有重大突破’等这样的广告频频在电视里以及网络上随处可见。到底真的假的,到底有没有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药物?糖尿病究竟能否根治呢?”防治中心的值班医生详细听了李女士的故事,儿子、丈夫、公婆一家都得了糖尿病,当建材老板多年的她不差钱,就差这根治的“良药”,只要能快速见效,多少钱都愿意往里砸。但是,很“遗憾”,医生告诉她,糖尿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良药”,见效是一个长期过程。李女士又悲又喜地挂下了电话,悲的是压根没有根治的药,喜的是幸亏咨询了一下,要不然又不一定被骗走多少钱呢!
有没有能去糖尿病病根的“好药”
没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目前尚无任何根治药品。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定期监测血糖才是关键。
目前尚无可根治糖尿病的药物
糖尿病并没有根治的“良药”,在合理地进行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保持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中,可以防治糖尿病的就占了三条,但是许多患者不是不知,而是知之却不为知。得了糖尿病之后,百般寻找根治“良药”,只能无功而返。
首先,应该明确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
相对于那些白纸黑字堂而皇之地宣称能够“根治糖尿病”的广告,另一些广告就“聪明”多了。他们开始变着花样打一些“擦边球”,通常会避开“根治”一说,而宣称自己的药“服用二、三个疗程后血糖、尿糖值就能降到正常水平,巩固一个疗程就可以停药”。
但糖尿病患者果真就能这样停药了吗?有些早期糖尿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和巩固后血糖浓度可下降甚至恢复正常,这部分患者可暂时不必用药。很多广告正是利用这些药物得来了短时间的症状改善来欺骗消费者的。
能不能停药要视患者的血糖浓度而定。有很多患者在糖尿病症状消失后其血糖浓度仍然居高不下,此时不能停药,否则将来很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而短时间的停药并不意味着今后就再也不用药了,也不意味着这样就是彻底治愈糖尿病了。如果停药一段时间后血糖再度升高,还是要再用药的。盲目听信广告而在不能停药时仓促停药,很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那时就悔之晚矣。
其次,中医药根治糖尿病尚无依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一些不法商人的包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