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药,经常化验空腹血糖,结果均大致正常,偶尔查过两次餐后血糖,结果都偏高,他自认为与吃得多有关,没引起太多重视。最近半年多来,他总觉着手脚麻木,看东西模糊。因为经常翻阅有关书籍,他预感到这些可能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于是就医检查,果然,诊断的结果是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医生说白大爷发生并发症的罪魁祸首,就是餐后高血糖。白大爷悔不当初,早知道就早一点测量餐后血糖了,何必等到现在呢!
餐后血糖测量和空腹血糖测量一样重要吗
是的,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两者都很重要。
为什么要测定餐后血糖呢
餐后血糖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餐后血糖越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机会就越高。而且,餐后血糖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会增高。
而且,餐后高血糖经常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前最早出现的一个临床指征。当患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达到78~111毫摩尔\/升时,会诊断其为糖耐量减低(IGT)。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如能早发现并尽早在IGT阶段进行干预,则有望减少其发展为糖尿病的概率。事实上,IGT呈隐袭过程时,就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直至出现了心脑血管疾患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有糖尿病的原因。那么怎样测定餐后血糖呢?
餐后2小时血糖指从吃第1口饭开始计算时间到2小时进行抽血。化验当天应当与平时一样吃饭,吃药和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代表治疗效果。
测餐后2小时血糖可以测早餐后,午餐后或晚餐后,这样反映不同时间血糖水平,不要总是测早餐后血糖。
正常人餐后1小时血糖最高,餐后2小时血糖应当恢复到空腹水平,或低于7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代表患者的治疗情况。
餐后2小时血糖的作用
餐后2小时血糖是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即进食后食物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若功能良好,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无胰岛素抵抗现象,则餐后2小时血糖值应下降到46~78毫摩尔\/升。
但若储备功能虽好,甚至一些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比正常人还高,却由于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抵抗虽不明显,但胰岛β细胞功能已较差,则餐后2小时血糖可明显升高。
测餐后2小时血糖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餐后高血糖。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不高,而餐后血糖很高,如果只检查空腹血糖,往往会使部分患者漏诊。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使用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完全反映的。
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不影响正常服药或打针,也不影响正常进食,所以在餐后2小时检测不会引起血糖特别大的波动。
5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意义是什么
希希9岁的时候得了糖尿病,父母心疼得不得了。饮食、运动样样都配合着。尤其是对希希的身体变化更是关注,听说尿糖、血糖测试结果有偶然性,便去百般打听,听说了糖化血红蛋白,便带着孩子定时到医院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希希看着检测结果,问妈妈:“HbA1c,什么东东?”当老师的希希妈当然知道,糖化血红蛋白实际上指的是被葡萄糖糖化了的血红蛋白(即血色素),通过测定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可以反映孩子在以往几个月的时间内糖尿病控制状况的好坏。但是却不能这么说,只能对儿子讲,这个对你很重要,很重要。说完,便无声叹息了一下。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很重要吗
是的,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定要定时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怎样帮助患者管理自己的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是己糖(主要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这个反应在红细胞生存的120天内始终进行,且不受血糖浓度的影响。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而且也不受心情、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判定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假如,每天仅在早餐前测定血糖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发现这个值为337毫摩尔\/升(130毫克\/分升),此在正常安全范围内,但是当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时却发现为11%,这意味着您在过去的2~3个月的时间内,平均血糖水平已经接近15毫摩尔\/升(270毫克\/分升),这就暗示将来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非常高。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提示:尽管早餐前血糖结果尚满意,但是一天其他时间的血糖水平却严重超标,因此需要对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做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