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糖尿病防治100分> 第15章 糖尿病的治疗(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糖尿病的治疗(1)(2 / 4)

明检查日期,同时记录下自觉症状,每餐的进食量和热量,工作活动情况,有无低血糖反应的发生。这些都会为医生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监测血糖的目的

住院和家居、上班的劳动量不同,所耗费的体力也不一样,因此,血糖也会因为饮食、活动量的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患者知道怎样管理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控制好糖尿病,延缓或预防并发症产生。但是在监测血糖的同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测量血糖的过程中不要一味追求低血糖,因为低血糖与高血糖一样对人体是有害的,血糖过低则可引起各种低血糖不适反应,甚至昏迷,危害生命。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除了防止血糖升高的危害以外,同时千万要注意低血糖的危害性。

血糖、脉搏、体重、腰围等可以自行测量,详细作好记录,等到去医院检测肝肾功能时交给医生,以便作出评估。

3.为什么要测定尿糖

5年前,李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吃得多、喝得多、排尿量多,而体重下降很快。妻子懂点医学常识,说你不会是得了糖尿病吧。感到不安的李先生去医院做了尿糖检测,发现24小时排出的尿糖达到200毫克,尿糖检测呈阳性,他竟患了糖尿病。正常人尿中可排出微量葡萄糖,尿糖应该为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只要当血糖超过160~180毫克\/分升时,就会形成尿糖,而李先生的尿糖水平已超过了正常标准。开始治疗以后,李先生血糖控制得还算满意,但是他做的是办公室工作,运动量太小,体重太高,而且饮食上毫无节制,想吃就吃,所以后来血糖控制并不满意。李先生看着自己的复诊结果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尿糖是尿中的糖类,主要是指尿中的葡萄糖。一个正常人尿中可排出微量葡萄糖,尿糖甚少,24小时排出的尿糖不会超过100毫克,一般方法测不出来,所以正常人尿糖应该为阴性,或者说尿中应该“没有”糖。糖尿通常是指24小时尿中排糖超过150毫克,而使尿糖检测呈阳性。在正常人,只要当血糖超过414~10毫摩尔\/升(160~180毫克\/分升)时,糖才能较多地从尿中排出,形成尿糖。

尿糖与血糖有联系吗

有的,尿糖与血糖联系密切。血糖在l80~220毫克\/分升,尿糖应为“±”。血糖在200~250毫克\/分升,尿糖应为“+”。血糖在250~300毫克\/分升,尿糖应为“++”。血糖在300~350毫克\/分升,尿糖应为“+++”。血糖高于350毫克\/分升,尿糖应为“++++”。

怎样自测尿糖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怎样自测尿糖呢?

1.尿糖试管法

此法简单易行,买一架酒精灯,玻璃试管、滴管、木夹子及试管刷各一只,一瓶蓝色的班氏试剂(又称复方硫酸铜溶液)。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取试剂20滴放入试管内,再加2滴尿液,摇匀加热煮沸1分钟。冷却后,观察试管内液体颜色变化:蓝色:-(无糖);绿色:+(微量);黄绿色:++;土黄色:+++;红棕色:++++。

2.尿糖试纸法

将试纸条放在尿液中浸湿,1秒钟后取出,在1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根据不同的颜色来确定尿糖阳性的程度。试纸保管应注意防潮及有效期,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专家提醒:使用尿糖试纸做尿糖定性检查十分方便,但使用尿糖试纸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室温或尿液温度越高,反应的灵敏度愈高,可使加号增多。

(2)尿愈浓,即比重愈大,反应的灵敏度下降,加号可能减少。

(3)维生素C可造成假阳性。

(4)尿酮体也可使灵敏度下降,加号可能减少。

为什么要自测尿糖

引起尿糖阳性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且尿糖检查又不会带来痛苦,所以检查尿糖是最简单的方法。

正常人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内,在肾小管内的葡萄糖绝大多数又被重吸收入血,尿里仅有微量的葡萄糖,每日只排出葡萄糖32~93毫克,用普通方法检查不出来,可以说是“无糖”的。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限制的,当血糖超过一定数值时,肾小球滤液里的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剩余部分则随尿排出而形成尿糖。

而糖尿病这个病名就是因为尿糖的出现。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病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把糖尿病简单理解成尿里含糖。实际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

尿糖毕竟不是血糖,在很多情况下尿糖不能很好地反映血糖水平,如有些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已很高时,尿糖可能为阴性,在这种情况下,仅用尿糖来诊断糖尿病,就会漏诊。

4为什么要测定餐后血糖

白大爷患有糖尿病,一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